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第一富 > 第568章 演唱会预算与收入

第568章 演唱会预算与收入(2/2)

目录

3、周边产品制作:15万美元——30万美元(t恤、海报,按照10%观众购买率,单价15美元计算。)

总计:75万美元——170万美元。

六、其他杂项:

1、城市许可与环保押金:5万美元——15万美元

2、法律与行政:3万美元——8万美元(合同审查、版权管理等。)

3、不可预见费用:20万美元——50万美元(备用金)

总计:28万美元——73万美元

六大项总计:2476万美元——3145万美元。

总体来说,张晨在漂亮国开演唱会,按照每场10万人的规模来进行计算,单场的成本大约是3000万美元。

薛怡宁看着成本核算表,有些咋舌:“要是老板能在一个场连开一周演唱会就好了.”

如果是其他歌手,基本都会这么干。

这样能节省很多的成本。

尤其是在场地搭建这一笔费用上,只需要考虑第一天的搭建费用和最后一天的拆除费用,其他时间只要保持基本的维护费用就可以。

再算上其他的成本均摊,成本起码能压到70%以下。

“不现实。”薛怡宁想到自家老板那喜欢偷懒的性子,直接否认了这个想法,“还是看看利润率吧。”

按照迈克尔杰克逊的标准来计算,单场演唱会普通票在75美元——350美元。

套票价格大约是1200美元——2500美元。

二手市场溢价:800美元——5000美元。

当时官方售罄后,黄牛票价飙升,前排票甚至被炒到了5万美元。

u2乐队、麦当娜等艺人的演唱会票价:100美元——500美元。

而张晨作为目前世界最火热的巨星,又是演唱会开得最少的歌手。

全世界都等这一刻等太久了。

物以稀为贵,房子啊全世界都是适用的。

所以目前在漂亮国的演唱会定价,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区间:

普通票:300美元——2000美元。

套票:5000美元——12000美元。

这是由众多专业人士和市场调查得出来的票价。

单单论这一点,张晨就已经做到了世界独一份。

以前的歌手没有过这种离谱的定价,今后估计也很难有歌手的演唱会门票能达到这个价格。

按照演唱会规模在5——10万人次来计算。

普通票大约占50%——90%

票10%——50%

场地越小,票占比越高。

总体算下来,按照90%的上座率计算:

如果是5万人次的演唱会,门票收入大约是7000万美元。

10万人次演唱会,门票收入大约1.5亿美元。

除掉单场3000万美元的成本,毛利润大约是4000万美元——1.2亿美元。

这就是张晨的演唱会如此受欢迎的真相。

当然,这是漂亮国,或者是欧洲地区演唱会的大概收支情况。

要是换做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门票价格肯定不会定这么高。

不过考虑到很多人都会跨国看演唱会,价格也不会真的根据当地物价来计算。

但相对应的,在这些地方举办演唱会,人员、物料等方面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张晨本人的1500万美元出场费是雷打不动的。

总的来说,全球演唱会的成本大概在1800万美元——3000万美元之间。

而门票收入大约在3000万美元——1.5亿美元之间。

毛利润大约是1200万美元——1.2亿美元之间。

“怎么样,想出办法了吗”

薛怡宁把演唱会的支出和收入记在心里后,看向还在争执不断的后勤部人员。

现在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演唱会所有人员一周的保障费用。

“薛助,我倒是有个提议。”一个小年轻在一众同事的注视下举起了手。

“说说。”薛怡宁点头示意他说话。

小年轻轻咳一声,小心翼翼的说道:“如果我们把每一场演唱会外围布置成美食街呢”

“美食街”

薛怡宁一亮:“好办法!”

如果由晨光集团出资给所有人提供食物和其他的费用,那这笔费用一天就得500万美元。

但要是美食街

这还可以是个额外收入啊!

哪怕这笔额外收入都进了商家口袋,那晨光集团也能以“演唱会美食街商家入驻会员费”来创收。

要是按照10万人次的规模来计算,大约需要100个商家。

按照漂亮国的消费水平来说,人均消费大约在30美元。

这样算起来10万人次就是300万美元一天的额外收入。

一个商家收取平均1万美元的入住费用,那也有100万美元的收入。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分开来算。

有地场地周围可举办不了10万人次的美食街。

要是只在演唱会进行期间买食物,能有5%左右的人买爆米和饮料酒已经很好了。

但老板的要求是每人都要有一周左右的食物供应。

这么算起来,浪费的食物绝对是天量的。

而且薛怡宁又想起了老板的另一个要求。

任何意外状况的保障措施。

要是

“龙卷风算吗”薛怡宁摸着下巴有些不确定。

“什么”

“嗯”薛怡宁看周围的人好奇的看着自己,连忙摆手,“没什么,你们继续想。”

她也不确定刚才自己的这个想法算不算符合老板对于“任何意外状况”的定位。

但漂亮国那边常年发生的龙卷风还真就是不得不考虑的意外状况。

当然,这个还是能通过天气预报来进行规避的。

但如果是天气预报之类的科技手段不能检测的呢

例如

地震

薛怡宁的思维一下子就发散了出去。

2006年7月17日,印尼7.7级。

2006年11月15日,千岛群岛8.3级。

2007年月2日,所罗门群岛,8.1级。

2007年8月15日,秘鲁8.0级。

单单是7级以上的,就有这么多。

要是6级以上,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这是老板对于“任何意外状况”的定义,那还真就不得不考虑了。

但.

“真的有必要吗”薛怡宁对于预防这种不可预测,且概率极低的事件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