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五月(完成日万!)(1/2)
现代生活带给人最大的财富并非各式各样的知识,而是教育体系为人建立的思维方式。
科学、严谨,注重经验、探索成因、改进方法……
只要拥有这种思想,再搭配一定的知识和出色的动手能力,若再加上些许天赋,简单掌握原理不算复杂的手工业并不算困难。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动手实践的前提下,假如只会纸上谈兵,那么就是脑子再好用,也不会有进步的。
毕竟很多问题必须要靠实践找到答案,靠尝试找到解决方案。
……
对陈舟而言,锻造就是一件靠实践和经验逐步进步的事。
整个雨季,他几乎没怎么离开过窑洞,整日蹲在锻造室内,挥舞铁锤,击打金属。
3月25日,他成功锻造出了第一个锤头。
锤头的造型简洁而经典,一头方一头圆,中间用凿子敲出了可供安装木柄的方孔,份量大约三斤。
……
自第一次成功后,陈舟就像开了窍一般,锻造金属器具愈发得心应手。
负责帮他添炭的星期六和鼓风的星期日也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尤其是星期日。
如今他俨然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铁匠学徒”,压风箱时已能刻意地控制风力的大小和缓急,从而间接控制火的温度。
这对陈舟的锻造工作很有帮助。
看出星期日对打铁很有兴趣,陈舟便也不再保留,把自己在锻造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一点点教给了他。
例如如何通过焰色判断温度,如何判断金属够不够火候,如何敲击能更好地控制金属的外形……
新知识更增进了星期日的鼓风技艺,他们师徒二人也配合的愈发默契了。
……
至于星期六,他从一开始就对打铁缺乏兴趣,倒是非常钟爱陈舟的画作。
陈舟绘制的那副“满脸痛苦吃辣椒图”就挂在星期六睡觉时的正头顶,他每天都会将画作取下,用抹布细细地擦拭一圈边框,再把画挂回去。
有时候,没有工作要忙,他会偷偷往屋里端一盘沙土,然后注视着那幅画,一点点模仿着勾勒线条。
但陈舟绘画是有一定基础,且具备天赋的。
作为一个土著,星期六既没练习过素描,也没学习过人体结构,甚至连一根笔直的线条都画不好,就算他付出大量时间来模仿,也学不到陈舟的十分之一。
更何况他还拿不出很多时间来学习。
……
每天打铁结束后,对星期六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到陈舟的卧室用餐。
食物的鲜美倒不重要,他只想看那些挂在卧室中的装饰画,尤其喜欢陈舟描绘岛上风景的素描。
吃完饭,他总是会找各种理由赖着不走,或是要帮陈舟洗碗,或是要拖拖地,擦擦天板,就是为了多看那些画几眼。
……
土著少年的那点小心思总是掩饰不住的。
察觉到这个孩子喜欢绘画后,陈舟也不藏私,给了他几块白泥板,几根炭笔,并让他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练习——线条。
线条是画面的基础,陈舟为他演示了如何排线,如何画出整齐的线条。
又教给了他什么叫做中锋、什么叫侧锋、什么是平锋,粗线怎么画,细线怎么画,线条的疏密长短怎样控制。
以及比较高级的内容——排线后擦,以控制黑白灰的关系,掌握画面的明暗调子。
素描的线需要干净利落,不能沾沾连连,即使是重迭起来形成一整个色块的线条,也要表现出质感。
如果排线交错起来,就更要清晰,才能使画面协调。
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要学习素描,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
陈舟自认为他虽然有些绘画上的天赋,但读书时因家庭原因,错失了成为画家的机会。
若非大学时绘制了大量结构图,间接磨炼了对线条和比例的掌控能力,他的绘画天赋可能早就荒废了。
然而就算陈舟后续重新拾起绘画,在基本功方面却也比不上那些自幼练习绘画的孩子,他的素描只能说勉强能看,与美院的专业学生都有一定差距,更无法和那些成名已久的画家相比。
教授星期六,也算是弥补陈舟自己的遗憾,所以他既毫无保留,又表现得比任何时候都严厉。
只要星期六做的稍有差错,便会迎来他的批评。
……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星期六心中,陈舟本就处于比父亲、首领和祭司都高的位置上。
对于这个似乎无所不能的“神”,他总是言听计从。
如今陈舟肯把珍贵的画技传授给他,他更是表现得比任何学生都谦逊,甚至卑微。
挨骂挨训是常有的事,不过无论遭受怎样的批评,都打消不了星期六想学习绘画的心。
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陈舟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增进锻造技艺的同时,星期六这个0基础的少年,也在一点点提升自己。
只要能挤出时间,总能看到他坐在白泥板前,用被炭笔染的漆黑的手画着一道道线条。
为了更好的练习绘画,星期六每天都会提前起床,生火做好饭菜,然后利用星期日吃饭的时间在白泥板上排着他的线条。
这份超乎寻常的刻苦令陈舟动容。
……
意识到星期六对绘画的热爱后,他索性停了一天锻造,专门为素描撰写了一本入门教材。
教材中除了基础的线条和排线外,还讲述了透视和光影的重要性。
其中几乎包含了陈舟自己对素描的全部了解,甚至连怎样进行静物练习都教给了星期六。
陈舟相信,只要星期六能一直坚持练习,循序渐进,总有一天,在素描这方面,会把他远远甩在身后。
……
两名土著都是活生生的人,且都处于生命中最有活力的年龄段。
有时候看到他们,陈舟就会觉得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比这两个土著年龄大差不多十岁,与他们相处时,总会将自己置于长辈的位置。
两名土著也愿意听他的话。
最开始,他们或许是因为恐惧,因为火枪莫测的威能,因为陈舟高大的体型和种种不同而被迫遵从命令。
但到了一百多天后,伴着愈来愈多的接触,二人已然是实打实地尊敬陈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