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164章 开锁谜题(第二更)

第164章 开锁谜题(第二更)(1/2)

目录

人多力量大。

别看岛上只是从一人变成三人,所产生的效果却远大于1+1+1。

合理的分工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三人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忙忙碌碌,到5月18日,第六十四次神秘降临的日子,陈舟已经完成了计划表中大部分事项,只剩山腰的瞭望塔和烽火台尚未搭建了。

……

担心大部落的土著突然来袭。

每日星期六出门放羊前,陈舟都会叮嘱他,让他机伶点儿,多多观察东北角沙滩上有没有异常状况,一旦发现有陌生的独木舟驶来,就立刻回来报告。

星期六平时虽没有星期日表现得机灵,但人还是非常稳重可靠的,只要他答应下来的事,很少有出现纰漏的时候,算是个能令人安心的人才。

至少以陈舟对二人的了解来看,让星期六去观察沙滩,比星期日去靠谱得多。

……

近来的奖励没什么新意。

5月18日,陈舟前往沙滩时本以为又将领取到某件用处不大的物品,没想到却在木石墙中心看到了久违的蓝色方块。

“嚯!新解密”

别看从前被时空管理局送来的谜题折磨够呛,真隔几个月没有新挑战,陈舟有时候还觉得无趣。

可能这也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他总这样想。

有时候日子过得太如意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重温一下烧脑的感觉和解密解不出来崩溃的心情,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

……

让同来的星期六和星期日整理木石墙——

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完全不需要陈舟动手,从整理到垒砌,两名土著均可独立完成,省去了陈舟不少麻烦。

走到沙地中间,陈舟取下了悬在半空中的蓝色方盒,开始端详起它的构造。

同第一个谜题保险箱,第二个谜题“圣剑”和第三个谜题“纯蓝地狱”不同,此次的谜题的解题思路似乎并非穷举法。

……

拿在陈舟手中的是一个造型奇特的小锁。

锁表面分外光滑,只留有一个钥匙孔,看起来解开这个谜题很简单——只需给这把锁配上一把合适的钥匙即可。

但问题的关键就出在锁的材质上。

据陈舟所知,现代的开锁师傅配钥匙时,大多都是采用直接拆掉锁芯,然后通过观察锁牙的形状、高低和排列顺序的方式,制造钥匙。

或是拆开锁牙后面的铝条封口,只取出弹簧和齿牙,记录齿牙的间距和高度,从而确定钥匙的齿形。

制造完钥匙粗坯后,再把钥匙插入锁芯,一点点调整齿高,才能配好一把合格的钥匙。

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能把锁拆开。

然而陈舟手中的这个小方块可与现代的锁具不同,制造它的材料坚不可摧,且方块表面别说螺丝,连条缝都找不到,想把它拆开无异于痴人说梦。

……

“那就只能通过观察猜测锁芯内部结构,慢慢尝试了……”

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破坏这种超出人类认知的材料,陈舟喃喃自语。

他将方锁举起,眯起眼睛望向钥匙孔内部。

蓝色材料散发着淡淡微光,隐约能看到钥匙孔内凹凸不平的弹珠和弹片,但是非常模糊,想借此制造出一把合适的钥匙,恐怕相当有难度。

“假如用较软的金银或是铅制造一个钥匙坯子,插进锁孔,强行拧动,在钥匙坯子上施加压力,从而留下印痕,能不能更方便地判断齿形呢”

新谜题比枯燥的拼图有趣得多,再加上陈舟渴望获得更丰富的奖励。

人还站在沙地间,他的大脑便已经活跃了起来。

……

让星期六和星期日认真整理垒砌木石墙,陈舟马不停蹄地返回了窑洞,放下其它工作,专心致志地开始研究拧开这把锁的方法。

……

陈舟不知道,他的这种开锁思路在锁匠中是一项专业的高级别技术,名为“暗配钥匙”,也叫“印痕法配钥匙”。

这种技术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配钥匙的锁匠必须对锁具非常了解,且需要手部感知能力细腻。

当钥匙坯插入钥匙孔中,向弹珠方向施加压力时,弹珠受到触动,便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作为锁匠,能感知到这种变化,才能更快地配出钥匙。

而且钥匙坯本身较为轻薄,转动的过程中不能过分用力,否则就会使钥匙坯产生较大的形变,甚至断在钥匙孔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即使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锁匠,在暗配钥匙时,也要用一些“旁门左道”辅助。

比如用照明灯照亮锁孔内部,或是照亮钥匙坯上的印痕,从而更清晰地查看锁内的弹珠有几组,凹齿有几个,凸齿有几个。

或是用放大镜查看。

甚至还有用烟熏法熏黑钥匙孔,再插入钥匙坯,通过烟熏处给坯子留下的痕迹,猜测钥匙大致形状的方法。

而这些方法,陈舟显然一个都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