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376章 疾风劲草

第376章 疾风劲草(1/2)

目录

第376章疾风劲草

“驾!驾!驾……”

四月间,北方大地快马,无数军碟往来传送,粮草调拨更是尤为频繁。

哪怕是关中的普通农户,也隐隐察觉到情况不对。

关中某个小村落,十几名农夫聚集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目光追随着远处官道上疾驰而去的军中快马,脸上满是忧虑。

他们的衣衫虽然破旧,打满了补丁,但好歹还能遮体保暖,面色虽然发黄,但至少还能勉强填饱肚子,不至于像河淮一带的百姓那样,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

“这日子,怕是又要不太平了……”

一名中年农夫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带着无尽的疲惫。

“是啊,最近官军车马往来得也太频繁了,粮草车队一辆接一辆,看样子是要打仗了。”

“打仗跟谁打”

“会不会是西边的刘继隆”

一名年轻些的农夫插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毕竟刘继隆这个名字,也是他从衙门那里听来的。

“刘继隆”听到这个名字,周围的农夫们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他们所知道的刘继隆,都是从衙门派来收粮的胥吏口中听来的。

那些胥吏把刘继隆描绘成一个身高三丈、青脸獠牙、朱红头发的恶鬼模样,仿佛他根本不是人,而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妖魔。

“听说那刘继隆是个吃人不吐骨头家伙,带兵从河西杀到陇右,一路上遇到的番人都被他们吃光了。”

“俺也听说过,城里的茶肆里有人说书,其中说过刘继隆杀人不眨眼,手下的兵也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鬼……”

几名农夫低声说着,声音中带着几分恐惧,四周人也隐隐露怯。

“哼!”就在这时,蹲在一旁的一名六旬老翁突然发出一声轻嗤,打断了众人的议论。

老翁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皮肤黝黑,双手粗糙,显然是常年劳作的痕迹。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屑,显然对众人的话并不认同。

“阿翁,您这是……”

众人纷纷看向老翁,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

在这村子里,老翁是年纪最长、见识最广的人,大家都尊称他为“阿翁”。

老翁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刘继隆未必是什么好人,但朝廷更是凶恶。”

“俺们这村子临近陇右,若是真打起来,没了民夫,朝廷必然要来俺们这里抓人。”

“如俺这种七十多岁的老弱肯定无人要,但你们这些青壮、一个都跑不了!”

他的话让众人心中一紧,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老翁扫视众人,眼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继续说道:“想要活命,唯有等到夏收后,举村逃入南边的秦岭之中,等待战事结束再走出来。”

“逃入秦岭”

原本还在害怕的青壮们顿时惊醒,其中一人忍不住反驳道:“阿翁,俺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怎么能说走就走”

“是啊,逃进山里,俺们吃什么住什么”

“阿翁是不是年纪大了,糊涂了……”

面对这些晚辈的猜疑,老翁轻哼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舍不得眼前的东西,却不想想,那些已经开垦过的土地,即便变成了荒地,也很容易复垦。”

“只要别抛荒太久,或者每年派人下来烧荒,那就等于在为土地积肥。”

“俺们进了山,还能寻些谷底开垦新的田地,而且逃入山中不用交粮,算上我们夏收的粮食,也勉强够吃。”

“这世道越来越乱,衙门收税越来越高,若是能在秦岭中开辟良田来自给自足,俺们这个村子的人,或许都能活到战乱结束。”

他说到这里,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可如果你们执意选择留在村子里,那俺们这个村子的男丁,还能活下三成都算老天开眼!”

众人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颤,面面相觑。

老翁的话虽然刺耳,但却让他们不得不正视眼前的现实。

“阿翁,您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大了”

“夸大”老翁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拔高声音道:“俺年轻时,朝廷征召俺阿耶和你们的耶耶们去西川平叛,全村四十二个人去,只有五个人回来了,且个个都缺胳膊少腿。”

“你们若是不信,大可以留下来试试,看看朝廷会不会对你们手下留情。”

他的话让众人心有余悸,纷纷低下头,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其中某名农夫才抬起头,小心翼翼地问道:“阿翁,那俺们……该怎么办”

老翁眼看有人表态,他连忙说道:“先派人去岭中寻些谷地,等夏收后俺们再举村转移进去。”

“只要俺们能活下来,土地迟早还能回来,可若是人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众人闻言,尽管心中仍有不舍,但老翁的话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最终,大家决定按照老翁的建议,先派人去秦岭山中探路,等夏收后再举村逃入山中,躲避战乱。

眼见众人同意,老翁自己也松了口气。

他虽然有见识,但他太老了,开荒这种事情他干不过来,所以必须带着全村人去山里,这才能让他在山里也活得长久。

这般想着,他目光眺望远处的陇山,忍不住摇头转身:“这些人为什么总是要打仗,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种地……”

几乎是同一时间,距离这座村落百余里外的陇山之中,几名绘制地图的塘兵在翻山越岭中,发现了躲在山中的数十口人。

“他娘的,果然还是得靠抢才能发财啊!”

大火在燃烧屋舍,数十具尸体躺在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耕地上,任由鲜血浸透土地。

不远处,七八名身披甲胄的唐军正在分配战利品,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激动的笑容。

他们旁边堆放着上百袋粮食,面前则是摆放着二十几贯钱。

众人把钱均分,随后派人下山去通知随军商人前来收粮。

几个时辰后,十余名商人牵着数十头骡子、挽马走入山中,随后将粮食称重,算钱。

不远处的屋舍已经成为废墟,尸体也尽数消失不见,只留下被开垦的十数亩耕地及上面的血迹。

随军的商人不管这些,他们只在乎这一趟能赚多少钱。

上百石粮食最后卖了八十贯钱,每名兵卒都分到了十贯钱。

饶是如此,随军商人也能获得利润,而八名兵卒也自告奋勇的保护着他们走出陇山。

在战事没有打响前,那些有名有姓的村落,兵卒自然不敢去抢掠。

但是在这南北三百余里长的陇山中,所谓的逃民,不过就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随着时间推移,各镇的塘兵都绘制好了陇山大概的地图,而这主要源于陇山地图已经多年不曾更新了。

这么多年过去,若是山中因为地龙翻身、大雨而垮塌出一条道路,进而导致关中被袭击,那王式肯定需要承担责任。

正因如此,他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其中也包括了绘制秦岭西侧山岭和陇山的地图。

“杀杀杀——”

渭水北岸,喊杀声依旧,而这已经是诸镇兵马开始磨合后的半个月了。

五月即将到来,夏收也即将到来。

军中已经流传着夏收结束,大军便会挥师西进的消息,对于许多兵卒而言,打仗确实不值得高兴。

比起那些披甲的兵卒,他们更愿意去屠戮那些无甲的百姓。

哪怕打胜仗后,他们可以劫掠城池,但没有谁会想用命去换个劫掠的机会。

随着一日操练结束,各镇兵马返回营地,而民夫们也开始挑着饭菜来给训练过后的兵卒们送来饭菜。

随着几个大木桶打开,内里分别有萝卜炖羊肉和黄菜炒鸡肉,还有满满一桶的熟米饭。

自从泾原兵变的事情发生后,关中调外镇兵马备敌,不管实力强弱,饭食总归要准备最好的,力求让这些跋扈的武人能在食物上得到最好的满足。

兵卒们开始排队打饭,若是民夫分量给少了,往往也只是瞪一眼,不敢责骂太过。

便是兵卒也知道,不能得罪为他们做饭的人,但前提是这个做饭的人足够本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