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269章 吃饱了的烦扰

第269章 吃饱了的烦扰(2/2)

目录

高足的坐具,垂着腿,从轻松自然,尤其是加上靠背和扶手,那才叫休闲放松。

他也不喜欢分餐制,觉得太过生份了。

一家人,大家聚坐合餐也挺好的,反正有公筷公勺也一样卫生。

虽然姬令仪也曾劝说李逸,说这样会让人觉得李家是暴发户,但李逸不在乎。自己家吃饱,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就喜欢一起围坐吃饭的那种气氛。

有时李世民、杜如晦、李靖等来他这做客,不管是吃饭还是烧烤,大家也都能接受。

那些不能接受的,李逸反正也不邀请他们来吃饭,管他呢。

“现在这季节的香椿,可是最鲜嫩的,你们多吃点。”

香椿炒鸡蛋,鲜爽可口。

“刚才在门口碰到隔壁李公,他说我们家如今虽然乌头门扩大了,可院子还是有些小了,我觉得也有道理,正好隔壁务本坊那宅子挺大,十七亩的园宅,是这一倍了,又是十娘以前的住的,

要不我们挑个吉日,搬去务本坊住”李逸给十娘夹了筷子香干炒马兰头,这种茎部略带紫红色的野菜,焯水后凉拌香干,那是一绝,口感鲜嫩,既有马兰头的清香,又有香干的醇厚,吃起来感觉清甜,能够直接品尝到春天的气息。

十娘看着丈夫:“务本坊那宅子其实不大,就是南园水景造的较好,我最近也让人物色了几处宅院,

其中有一处在东市北面的胜业坊西北隅,占地四十八亩,原就是前朝金紫大臣之宅,我们若买下来,不需要太大改动,就可入住。”

杜十娘不愿意搬去杜家旧宅住,

她看中的胜业坊的这宅院,原也是一位三品以上大臣宅邸,不仅占地四十八亩,而且还引入了漕渠之水,里面也有营造的很好的园林景致,还有南北两座院落,

院子都是三进三跨,带有工字厅。

各方面条件都是很好的,甚至还在坊墙上直接开了大门,这样进出可以不经坊门非常方便。

胜业坊就在东市北面,离皇城又近,这里也是贵族高官云集。

“若是价格合适就买,”李逸倒是并不挑剔,既然十娘愿住务本坊,那就再买一座。

“地价要二百万,另外宅、园、树木这些算三百万,加起来总共要五百万钱。”

“那也不算贵,五千贯而已。”李逸觉得四十八亩的宅院,位置那么好,又有地皮,又是那么好园子的话,这个价格还行,而且以后长安的房子肯定越来越贵,尤其是这种豪宅。

“娘子要是觉得合适,那就过户换契,”

五千贯,李逸是眼都没眨一下。

罗三娘在旁边听的有些心砰砰直跳,想想去年夏天时,李逸得当锅换粮,跟着她一起炸豆腐做腐竹生意,几文钱几文钱的精打细算,如今却已经是一张口就五千贯买个宅子。

她感觉自己跟无逸是差距越来越远了。

“昨日大兴善寺的比丘尼来化缘,”十娘说起另外一件事情。

李逸夹起一块腌笃鲜里的咸肉,吃起来口感咸鲜,他听说十娘最近念佛诵经,给一些寺里布施,结果就引来许多尼姑和尚。他对此有些反感,便借此机会道:“其实做善事,何必假手于人呢,

我看娘子最近心情不好,你倒不如带上奴仆家丁,到城外去搭粥棚施粥,眼下青黄不接,许多人都饿肚子呢,

咱们要搬去胜业坊,娘子也可以给这邻里孤寡贫困的,送点粮油。”

他说起司竹园南山剿匪,无数流民在山里,都在剥树皮挖草根煮着吃,许多孩子饿的真是如一把柴。

人饿的只看到骨头。

“娘子你挑些聪明伶俐些的饥民孤儿,收养到各处田庄、作坊里,也算是救命积德,这些孩子让跟着学习做事”

大兴善寺占据长安城一整坊之地,据地数百亩,这可是在长安城中,还是紧邻着朱雀大街的。

那里的和尚们会缺钱

谁不知道大兴善寺香积厨放贷,还有长生库抵押。

把钱粮布施给他们,他们也未必真就拿去救济孤苦,更可能是拿去放贷,拿去经营生意,甚至买田买奴。

还不如自己做点实在善事,

收养些孤儿,或是招些灾民做佃户,又或雇佣一些穷人做事,既能得好名声,也能满足李家现在渐扩大的家业用人需求。甚至自己养的孤儿,以后还能更放心。

姬令仪道:“豪门大户,灾荒年月,青黄不接之时,都是一边施粥,一边大肆放贷,更是趁机挑那孤儿收养,”

“胜业坊那个宅子,早点买下来,到时把家里攒的铜钱先用了。”

“五百万呢,都用铜钱得几万斤钱,那不得拉几十车”

“咱家也没那么多铜钱吧,先把铜钱用了,不够的再用绢布。金、银不要用,都存着。”李逸交待。

“为甚”

“你忘记你们郎君我现在是朝廷的铸钱使了,朝廷在铸新钱,以后这些旧钱不好用了,而且朝廷不少新政会出来,咱现在干脆用掉那些旧钱。”

“五铢肉好钱也用掉那些可都是好钱,贵族豪门收了这些好钱,可都是囤积窑藏不用的。”

“以后五铢肉好就算不得好钱了,朝廷新铸开元通宝,十钱重一两,含铜六八,比五铢肉好更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