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2)
武耀阳很快得知了此事的原委,亲自跑到下塘大队向方唯表示了感谢。省里目前也在研究抢险救灾工作,但这次灾情几乎涵盖了三分之一个省,行动力难免迟缓。
可农业生产不等人,等过段时间就要面临夏收和夏种工作了,稍一耽搁,就会影响全年的收成。
要不是方唯直接以代表的身份写了灾情简报,有些事进行的不可能这么快。
“方支书,我代表全县人民向你表示感谢!”
武耀阳真心实意的向方唯鞠了一躬,心里多少感到有点惭愧。
方唯知道这事儿不怪对方,这年月对于灾情的响应速度没那么快,特别像旱灾,又不是紧急突发的灾害,有些人总会慢半拍。
新林县实际上不缺水,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
关键是打井技术不到位、设备落后、过分依赖姚家岭水库难以抵抗百年不遇的旱灾。
实际上姚家岭水库已经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不是因为这个水库的存在,很多公社甚至坚持不到现在。
要是稻子都旱死了,现在救灾又有什么意义
“武主任言重了!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另外,现在全县的救灾工作都得靠你指挥,你就没必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吧”
方唯毫不居功,随后把武耀阳推上了车。
武耀阳也没说什么,只是冲着对方挥了挥手,便赶回了县里。
说起来还得感谢唐泽,对方在县里曾经兴修了很多水利设施,包括水井、水渠以及姚家岭水库等等。
这些设施在今年的大旱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再加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大家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将这次旱灾影响降到了最低。
据估算,今年新林县的总产量将会下降10%。
这个结果比大家预想中的要好得多,当然,下塘大队和瑶寨完全不受影响,估计稻种总产量会和去年持平。
不知不觉到了夏收的时间,大家似乎才反应过来,【南光二号】这种稻种抗旱性非常好,之前有些生产队都断水了,但稻子的生长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随后才坚持到了八方支援的时刻,打出了深水井,确保稻种的亩产不会降低太多。
“方支书,你培育出来的稻种真了不起,这要是换成以前的老稻种,今年不说颗粒无收,估计产量起码要减少一半以上。”
这天。
方唯去县里开会,刚到会场就被各公社的大队长和支书给围了起来。
现在全县几乎都在培育【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他们还是第一次对这种稻种的优良性状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以前大家都在关心这种稻种的产量、口感什么的,反而忽略了其中一些很重要的指标。
【南光二号】的抗性很厉害,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等,这些指标全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说不定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款稻种的唯一缺点抗逆性较差,次一代稻种过后,就会出现明显的性状分离的现象。
但瑕不掩瑜,【南光二号】无疑是目前最好的稻种之一。
本次会议是“双抢工作动员大会”,全县都陆续进入了夏收时间,县里做出了统一安排,并明确了夏种工作的一些细节工作。
方唯开完会就马不停蹄赶回了队里,连午饭都没有吃。
清晨。
下塘大队的农机队就出动了,郑虎集中了队里的一批壮劳力,开启了收割工作。
如今下探大队有收割机21台,大型脱粒机和烘干机都投入到了生产实际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像以前那种动不动就千人大会战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轰鸣声。
当然,这种生产方式在当下的新林县来说,是不可复制的。下塘大队的家底是靠大笔的资金投入砸出来的,除了他们,别人压根承担不起这项费用。
这一次仅仅用了不到六天的时间,下塘大队就完成了夏收工作。
除去70亩试验田,全队一共收获了462万斤【南光二号】稻种,为全县来年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要【南光二号】定型稻种没有减产,明年的农业生产就你会出现大问题。
随后,瑶寨这一季的数据也出来了,整个寨子一共收获了67.15万斤【农优58】稻种,一点都没有减产。
【采收农作物,点数+462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671500】
【总点数:7444470点。】
下塘大队和瑶寨都很快将稻种卖了出去,其中,下塘大队收入了591.36万元现金以及462万斤稻谷的购买指标。
按照方唯的提议,现在队里最多留几十万斤的稻谷库存,再多也没有意义。
反正队里可以按照供应指标,随时从粮食部门购买稻谷,并不仅需要将粮食堆在谷仓里。
根据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国内引进的13套大化肥装置,正在陆续投产,未来的化肥供应量会逐年上升,粮食产量也会稳步提高。
不说粮食多的吃不完,但也能回像前些年那么紧张。
“虎子,先把队里的公粮交了,然后给大家分口粮。这一次按照平均每人800金稻谷进行分配,库存留下50万斤稻谷以备不时之需。”
方唯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因为国内的形势也在变化。
这几年全国的粮食产量稳步攀升,并不像前些年那样有所下滑。
所以,稻谷的库存数第一次大幅度的减少,大家也都慢慢习惯了这种情况。反正家里的存粮很多,即便是遇到大灾,节省点,存粮都能吃上两年。
瑶寨那边也一样,这一季稻种的现金收入将近百万元,粮食供应指标也一样用不完。
交了公粮之后,寨里也分了口粮,按照平均每人500斤稻谷进行分配。同样的,寨里的库存稻谷也大幅减少,省得占用资金还得承担库存的成本。
“阿公,我来接你回去了。”
方唯抽空把阿公接回了队里,正好老人家也想下山了,老人家便回到了孙女的身边。
接下来,夏种工作开启,所有人又忙碌了起来。
下塘大队在这一季还是继续培育【南光二号】定型稻种,除了70亩试验田,其余的4200亩水田都用来育种。
瑶寨依然是继续培育【农优58】稻种,熟门熟路,收入也有保障。
但不管是山上还是山下,用水都很紧张,但却不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太大的影响。
种植水稻消耗的水资源数量很大,但由于【南光二号】和【农优58】出色的抗旱性,在生产中比一般的稻种可以节约用水的幅度超过了30%。
这一次的旱情,就是这两种稻种最好的宣传机会,口碑效应继续发酵,名气早已传出了本省,在南方广为流传。
随着盛夏时节的来临,一场暴雨不期而至。
接连一个星期的降雨,很好的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各地前来支援抗旱救灾的人员和设备陆续撤离,比如像抽水机就留给了新林县,各个生产队、大队和公社都快抢疯了。
最后还是武耀阳亲自制定了分配方案,大家才停下了各自的小动作。
只有下塘大队,不争不抢,也一样分到了10台抽水机。这些抽水机都是以电力为能源的,不通电的生产队只能看着这些机器哀叹。
不过随着火电厂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新机组投入了运行,全县电力供不应求的局面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哥,还是你判断的准确,这次旱灾并未给全县带来严重的伤害,稻种的产量仅仅是略有下滑而已。”
郑虎等人堆方唯的预见性和判断力很是佩服,趁着队里开会的时候,都纷纷嚷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