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新世代的骄阳,他从旧厂街来!(1/2)
第203章新世代的骄阳,他从旧厂街来!
今天难得晴朗天气,万里无云,老张推着轮椅出来晒太阳。
炎炎夏日早已过去,凉爽的秋风吹过,让人有些犯困。
他斜睨着五大三粗的周宁,摇摇头道:
“都是旧厂街长大,你和小秦差太多了。”
周宁瘪着嘴嘀咕道:
“老秦打小念书就上进,脑子也灵活,因为他,我不知道多挨几顿骂,多讨几顿打。怎么比得过他!”
秦时没考上新一中之前,便属于标准的“别人家孩子”。
保工街这块儿,但凡在子弟学校就读的,耳边最常听的,莫过于那句“你看看小时多努力”。
老张抬起眼皮,瞧着周宁道:
“学武要下苦功,人前显贵,都是人后受罪换来。一次盘筋拔背,就让你哭爹喊娘,凭啥跟得上进度。”
周宁嘿嘿一笑:
“我又不打什么竞赛,老老实实过个定段考试,然后考大学。我爸都联系上了,毕业就去厂里保卫科,少走二十年弯路。”
老张无奈,这小子真是没出息。
念在小秦的份上,他开口指点几句:
“老九让你站桩,让你伸展大筋,活动身子骨,这些都是打基础。新武练肌肉发力,旧武重筋骨运劲,两者侧重不同。
如果你学会筋骨运劲,身体的协调与统一会更完美,对于生命力后续的增长,也很有好处。”
周宁点点头,他这阵子在南煌道馆,跟随任老师练功,自我感觉进步极大,前几天的随堂考试,表现颇佳,还得到班主任老钱的表扬。
“馆主,你跟初代十杰都交过手,那你觉得谁最强”
作为标准的战力吹,周宁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提出这个持续争吵几十年的问题。
“你直接讲,祁无相和贺岚禅谁更能打不就是了。”
老张嗤笑,初代十杰最耀眼的骄阳,当然要属四冠王的大魔王祁无相,以及风采绝世的石佛贺岚禅。
他俩同样“粉丝”群体最大,而且谁也不服谁,经常争论哪个才是硬实力冠军,当之无愧的十杰领军人。
祁无相的支持者,往往起手便是各种战绩,数据,佐证大魔王无敌于同时代。
贺岚禅的拥趸,则喜欢分析出身,经历,师承,认为石佛前期发育慢,但随着中后期的妖孽悟性显露,成长性拉满,绝对是最有希望踏入武神的骄阳。
反正两帮人马各说各的,直到新世代开启,也没有得出让所有人信服的结果。
老张晒着太阳,好似陷入回忆,仔细想了片刻:
“祁无相吧。这人的强,是全方位的强,几乎没短板。
他是纯粹的武道途径,不像贺岚禅企图容纳两条途径,所以他强得没道理,那种任何人站在他面前,凭空就要矮一头的感觉,没体会过的人,不会懂。”
周宁乐得咧嘴大笑,他是冠军粉,当然支持祁无相。
“那是,从三次少年组的第一,三次成年组的第一,外加四次总决赛第一。余立才拿一次少年组头名,就敢对外称冠。
照这样算,祁无相叫声十冠王,也没毛病。”
老张被这话触痛,上一场超凡潮汐的活跃期,祁无相独领风骚,而他却惨遭十连败,被说成十败王。
“这个场子,只能靠小秦找回来了。可惜,打贺岚禅坐化后,祁无相就窝在那个虚拟宇宙,不再参加群星杯。
这家伙也没传人,想赢他一次都不行。”
老张叹息。
所有输过的比赛,被祁无相和贺岚禅打得最惨。
尤其后者,一边精神攻击口吐芬芳,一边拳打脚踢奔着脸去。
败就算了,还败得鼻青脸肿宛若猪头,让媒体记者拍照刊登,成为永久性的黑历史。
这谁忍得了!
“幸好,我把贺岚禅的传人拐进南煌道馆。如果再能胜一次祁无相,死都没遗憾了。”
老张眯起眼睛,望着天空高挂的那轮暖阳,光芒并不刺眼,反而十分柔和。
“说起来,小秦也该到中心城了。”
……
……
“秦同学,下午应该就能抵达中心城。”
康允儿来到用餐区,坐到秦时的对面。
她也是随行人员之一,这几天始终默默跟在身边,要么用照相机记录,要么用小本本做笔记。
“康小姐,今天怎么舍得表现存在感了。”
秦时打趣道。
这位瞭望周刊的美女主编,进行跟踪采访的第一天就说了,让自己尽量忽略掉她,最好能够当成透明的空气。
“素材收集得差不多了。”
康允儿习惯性用发丝缠绕着钢笔,乌黑的眼睛滴溜溜转动,透出灵性的狡黠。
“关于秦同学你的人物画像,我勾出了一个大概轮廓。”
秦时挑眉,却未追问,而是说道:
“不管呈现出来的形象如何,我想那都是康小姐所看到的真实一面。”
康允儿笑道:
“有没有谁跟你说过,秦同学,你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成熟心理,像未成年的躯壳里,塞进去一个成年人的灵魂。”
秦时摇摇头,轻声道:
“我跟大多数的旧厂街职工子弟,其实没什么区别,至少一开始如此。我在书上看到,人的性格,取决于他们生长的土壤。
我觉得不全对,土壤是孕育生命的根基,但令他们向上生长,默默扎根,汲取营养的强烈渴望,来自环境的驱使。”
康允儿停止卷弄头发的动作,深深望着好似“倾诉”的秦时。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不知道是对方修持心灵的原因,亦或者其他。
这位秦同学的双眸,给人一种既清澈湛然,又深幽如潭的感觉。
总之看不太透!
“旧厂街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它贫穷却不贫瘠,让杂草似的生命顽强又坚韧,每一个旧厂街的孩子,从小就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变得有出息。只不过限于认知,每个人选择都不同。”
也许是为回报康允儿这些天的辛苦,秦时愿意展现出一丝情绪,以充实这位美女主编的笔下文字。
“我的同学,朋友,认识的人,他们有的会期望得到一份矿工岗位,可以接受辛苦,只要足够稳定;有的认为当大哥很威风,甘心当泊车的小弟,端盘子的服务生,希望得到老板的赏识重用。
我们还小的时候,往往怀揣伟大的理想,为国家开拓,为东夏复兴,长大后逐渐发现星海的旷阔,只能将头低下,伟大的理想变成渺小的生活。
我只是无数想要走出旧厂街的职工子弟一员,我只是恰好拥有将儿时伟大理想践行的幸运儿,我只是东夏边陲行政区的亿兆缩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