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又大又快(1/2)
第1019章又大又快
高振东在心里总结了一下,才在同志们的期盼中开口道:“这是一套和传输网分离的、理论上能用在任何传输网上,具有自动组网、自动寻路、自动维护、自动交换能力的网络协议,在它的上层,可以承载任何其他更高层级应用协议和数据。这里的更高层级应用协议和数据,典型例子就是前面已经搞好的《战术通信规约》,还有邮件协议、文件传输协议这些东西也都是。”
能实现这“四个自动”
同志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特别是军通所的同志。
他们非常清楚,这到底有多难实现。
“高……高老师,这跨度是不是太大了点……”军通所的同志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没想到高振东笑眯眯的承认了:“是,跨度是非常大。但是你们不用担心,我已经搞完了,你们拿去用就好,呵呵呵。”
没错,跨度是很大,但是你们担心什么大不大的,反正我都已经弄好了,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现在你们要操心的,是能不能尽快掌握、实现,毕竟从协议到设备,还是有个过程的。这东西跨度是真的大,还是要不少心思才能真正实现。
高振东这话,让军通所的同志从震惊迷茫中走了出来,对啊,高老师已经完成了他的研究,自己这帮人学还学不会么
他们也知道协议到设备,那还有一段距离,可是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弄不好,那趁早买二两拉面把自己吊死得了。
且不说内心活动丰富的军通所同志,部队的同志直接就被高振东说的这四个“自动”给引入了遐想之中。
这是不是意味着,在将来,所有的坦克、飞机、大炮、步兵,都能自动加入到这个网络里,接受统一的指挥和调度
前线要火力,只要写好坐标,说清楚要什么类型的火力,往网络里面一发,然后指挥系统就自动根据现有条件,调集火力,发动打击
发现了什么目标,往网络里面一发,指挥系统的指挥员们就能根据现有部队态势,找出最为合适的应对方案并且执行
他们也知道计算机代替不了人脑袋,但是至少能把很多中间环节用最快的速度处理掉,大大节约时间,并且让情报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一切,没有高振东同志说的那“四个自动”,实现起来就有相当的难度,在一个前线阵地的层面还好说以一些,如果扩大到一场战斗、一片战场、一次战役,没有这个网络,一切都显得那么困难。
但是防工委领导想得却是要更远一些。
“振东同志,这个网络的意义,不止于此吧”
高振东笑了,还是领导看得清楚:“最终的目标,是要让数据、信息流动起来,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服务。不过这东西一开始价格低不了,普及不开,还真是只能在部队和一些重要部门里先使用,等到规模上来了,价格下去了,再往普通群众里普及。”
其实旗佬的arpa,也就是ter的前身,就是这么慢慢搞起来的,一开始这东西就是军用网,后来觉得这东西好用,才往民用铺开。而tcp/ip协议簇,正是arpa的成果之一。
只是arpa开始建设,已经是69年的事情,在这里,高振东就准备先把tcp/ip笑纳了。
“嗯,你的这个考虑是对的,这个东西的意义非常重大。这件事情,一定要搞好。”虽然看不见未来,但防工委的领导隐隐约约觉得这东西好像非常重要。
别的不说,这东西的完成体,至少够大!
很多时候,大本身就是强的一种体现,只要够大,就是数值怪,打游戏的人都知道,数值怪可以不要技巧。几十年后提出“东大的工业大而不强”这种观点的人,小部分出发点是好的,但大部分都是在故意说屁话,用互联网话术在抹黑和削弱人们的信心而已,更别说我们实际上在大部分领域,又大又强,又高又硬!
至少在防工委领导心里,只要够大,很多事情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是担忧。
“你这个网络,能放进多少台终端”
这涉及到够不够用的问题。
哟,果然是领导,很敏锐啊。但是高振东依然准备使用ipv4,一来,一开始是够用的,二来嘛,ipv6的开销太高了,在这时候不适用。
实际上,加上子网划分、掩码、nat等技术,ipv4直到高振东穿越为止,都是够用的,ipv6也一直处于一个不愠不火的状态。
“大概是42亿台。”高振东都不用算,马上就报出了这个数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