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他的可怕,丝毫不逊色于先帝太宗皇(2/2)
“至于敏月。”李承乾侧身看向贺兰敏月,笑着说道:“敏月先去后宫收拾一下,将从宫外带进来的嫁衣收拾妥当,正月初三,是个不错的日子。”
“那是陛下的事情。”苏淑轻轻白了李承乾一眼。
……
天色昏暗,在旒月阁收拾好了贺兰敏月,这才从阁中出来。
想了想,她还是率先朝着临照殿而去。
临照殿中,杨宓正在照料皇九子李极,看到贺兰敏月,她笑着点头道:“敏月没有在宫中待着等新年吗”
“见过修容。”贺兰敏月有些脸红的福身。
杨宓将李极交给侍女,然后才起身走到了贺兰敏月的身侧,拉住她的手,说道:“都是自己姐妹,不用这么客套,称表姐就好。”
“是!”贺兰敏月稍微松了口气,点头道:“谢过宓表姐。”
杨宓拉着贺兰敏月在内殿长榻坐下,然后才笑着说道:“陛下为人仁和,等到正月初三之后,你就能封才人了,将来有了子嗣,基本婕妤之位就可坐稳。”
“还请姐姐在宫中照顾。”贺兰敏月温顺的坐下。
杨宓将侍女递上的莲子羹放在贺兰敏月身前,然后才笑着说道:“敏月从皇后那里出来,皇后可还好。”
“还好。”贺兰敏月低头,道:“许妃有孕,贤妃又诞生在即,宫中多有喜事,陛下开心万分,所以今日在立政殿歇息了。”
杨宓轻轻点头,皇帝和皇后的感情极好,正是因为皇后的地位不可动摇,所以后宫诸妃才安稳许多。
“另外。”贺兰敏月稍微停顿,说道:“小妹从皇后身边离开,皇后准备从宫外再引新人,到时候,正好帮助皇后照顾永乐公主,陛下也很是欢喜。”
杨宓眉头一挑,轻轻点头道:“是如此。”
贺兰敏之端起莲子羹,小心的喝完,然后才起身福身道:“多谢姐姐款待,敏月要去姨母那里说一声,日后再来探望姐姐和陈王。”
“好。”杨宓回过神,笑着对贺兰敏月说道:“我送妹妹。”
“不敢!”贺兰敏之福身,然后主动退去。
杨宓送到了内殿门口,就转身回来。
坐在长榻上,杨宓轻轻抬头。
贺兰敏月今日传来的消息就一条,皇后要从宫外选人入宫,杨家若是还要送人入宫的话,那么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大唐高祖皇帝时,宫中有名有姓的杨妃就有三人。
先帝太宗皇帝时,宫中同样有三位杨妃。
这还不包括那些出身略差,最后不被史书记载的杨妃。
杨氏女子入宫之后,多少会抱团在后宫生存。
先帝时,燕德妃和武媚娘同样是杨家的外孙女,血脉极近。
这本身就是一种巩固自己在后宫恩宠的方式。
如今也是一样,贺兰敏月的母亲武顺是武媚娘的长姐,和杨家的关系一样不浅,所以贺兰敏月才会在稍微安置妥当之后,就过来将消息告诉她。
当然,她没有先去告诉武媚娘,说明她在贺兰敏月和武媚娘之间做了选择。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家中快点安排合适的女子入宫,这样,杨宓才好在皇帝身边固宠,再生个子嗣,这样她才好争那德妃之位,杨家才能够再度崛起。
……
转眼已经是腊月三十,除夕之夜。
一辆马车缓缓的从应山公府门前而过,马车车帘之后,一双眼睛深深的盯着来回热闹的府邸。
一缕光芒照在那人脸上,这赫然是骆宾王。
“不是说好的在武功县见吗,你怎么突然想到要进城了”赞悉若的声音从马车黑暗之中传出。
骆宾王放下被挑起的一抹车帘,神色淡淡的说道:“大年三十,是整个长安戒备最放松的时候,不会有人在意我的。”
“但也还是有些风险的。”赞悉若有些担忧的说了一句。
“呵!”骆宾王轻轻冷笑一声,说道:“十年前,赞普不还是抓住了新年的时机,直攻东吐谷浑吗”
“所以我们败了。”赞悉若淡淡的回应。
骆宾王一时间沉默了下来,一次败北,十万大军损伤。
不管是来自吐谷浑,还是苏毗羊同,都是吐谷浑真实国力的一部分。
在那之后,大唐又勒索了五万两黄金,用在东征吐高句丽之事上。
而以骆宾王对皇帝的了解,这些年大唐治理妥善,那五万两黄金未必就一定完了。
马车缓缓前行,进入长安大街。
远处,皇宫城墙上璀璨的宫灯,将整个皇宫映照的如同仙宫一样。
骆宾王轻叹一声,说道:“皇帝今夜在两仪殿大宴皇室,内外诸王,驸马,公主,外戚长辈,今夜都在宫中。”
赞悉若知道骆宾王在想什么,他微微摇头道:“团圆,美满,欢乐,都没有我们这种人的事情。”
骆宾王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长乐门方向,但一扫而过,然后转头看向赞悉若,说道:“李承乾这个人,他很厉害,这一点必然承认,不然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嗯!”赞悉若微微点头,说道:“这一点不必多说,大唐灭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自身的粮饷,士卒死伤,都维持的最小,还有如今东岛竟然没有烽烟四起的反抗,足见的他的算计之深。”
“最关键的是他肯沉下心。”骆宾王摇摇头,说道:“打压世家隐田,奖赏军功将士,迁移百姓,发展农事,大唐这些年能够连年丰收,他的功劳很大。”
“嗯!”赞悉若不得不再次点头,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和吐蕃的国力差距,才有越来越被拉大的迹象。
“最关键的,是他的朝政很稳。”骆宾王轻叹一声,说道:“他用了十年的时间,让长孙无忌没有反抗地退出尚书省,这一点他已经有了李世民的风采。”
赞悉若的心不由得沉了下来。
“所以,他被上尊号,曰天可汗。”骆宾王抬头,直直的看着赞悉若道:“天下无人反对,吐蕃也无人反对。”
赞悉若默默点头,许久之后,他才缓缓说道:“以大唐摧高句丽,破百济新罗,又灭西突厥汗国,大唐兵锋之内,何人敢说个不字。”
“你忘了说,他刚刚登基,就灭了吐蕃十万大军。”骆宾王扫了赞悉若一眼,然后神色郑重的说道:“他的可怕,丝毫不逊色于先帝太宗皇帝,你们若要对付他,必须要用最谨慎小心的态度,然后快若雷霆的动作,方有可能成功。”
“我们知道。”赞悉若点头,说道:“若是这次不成,那我们就退缩到高原深处,以高原瘴硬熬。”
“那是最好的办法。”骆宾王轻叹一声,说道:“若是那样,即便是大唐无法灭吐蕃,但吐蕃也会因为多年战事而国力损耗严重,而大唐,以皇帝的风格,恐怕自身不会弱上多少。”
赞悉若轻轻点头。
吐蕃本土位于在唐古拉山之内,而在唐古拉山外,又有苏毗和羊同分居左右,前方又有通天河和西塘沼泽阻挡去路。
然而,李君羡守在通天河畔。
这些年,通天河已经难在成为阻碍。
以大唐的军势国力,数年大战,说不得苏毗和羊同都会被颠覆,最后只剩下吐蕃在唐古拉山之后苟延残喘。
大唐一旦那些苏毗和羊同,那么他们就会以苏毗和羊同为根基,然后一步步深入经营,最后吐蕃依旧会被杀入唐古拉山,最后灭国。
所谓的硬熬,不过是躲在唐古拉山之后,等皇帝老死罢了。
有些话不必说的太明显,大家心里都懂。
……
马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转回来平康坊附近。
骆宾王看了一眼平康坊深处,然后才开口道:“你出来的时候,不容易吧”
“嗯!”赞悉若点头,说道:“大唐的暗线盯得很死,若不是国使使劲的动作,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不然哪怕是我这个不在使团名单当中的人,也出不来。”
“最坚固的城池,最容易从内部打破。”骆宾王抬头,听着外面的喧嚣声远去,然后才轻声说道:“大唐,我远比你们要了解,你们手上的牌,只要到了我的手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远听高论。”赞悉若神色认真起来。
“你们手上的,无非就是武元爽在逻些算计许家人的事情。”稍微停顿,骆宾王说道:“武元爽的背后是武媚娘,而许家的背后是徐慧徐艺两姐妹。”
赞悉若轻轻点头。
“她们两人的纠葛,还在先帝时,那个时候我恰好在长安。”骆宾王叹息一声,说道:“徐慧原本是先帝贤妃,但后来被武媚娘构陷,罢为庶人,囚禁掖廷,后来先帝病逝,武媚娘成了婕妤,而徐慧则被送到感业寺出家。”
这些是先帝时期的恩怨。
“后来,徐慧的妹妹徐艺入宫,成了皇帝的嫔妃,后来有孕,所以皇帝便让徐慧入宫照料。”骆宾王抬头,说道:“徐慧那个时候已经是庶人,又在感业寺出家一回,和先帝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所以,她回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构陷她的武媚娘着急了。”赞悉若明白这件事情的根源。
“一开始武媚娘是没有着急的,真正让她着急的,是徐艺生下来第二个皇子之后。”骆宾王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冷峻的说道:“徐艺很有可能会被封为德妃,尤其若是她生下第三个皇子,那就是必然了。”
赞悉若缓缓点头。
“徐慧不过是庶人,又算的了什么,而徐艺一旦成为德妃,那么武媚娘一个先帝婕妤,在她眼里就更不算什么了,到时候,轻易就能将她赶出宫去,杀了她。”骆宾王神色逐渐的兴奋起来,说道:“我知道你们想要凭借搅乱皇帝的后宫,但我告诉你们,这还远不够。”
“你想怎样”赞悉若的呼吸沉重了下来。
“谋反。”骆宾王死死的盯着赞悉若,道:“武媚娘的背后,是太原武氏和弘农杨氏,乃至于整个关陇门阀,而徐慧姐妹的背后,是整个江南世家,若是能够想法,让二人互告彼此谋反,那么一旦被查实,那么最后牵连到就不仅是武徐两家了。”
“是整个关陇门阀和整个江南世家,他们两大世家集团会因此而大打出手。”赞悉若惊叹的看向骆宾王,说道:“若真是那样,那么那个时候,皇帝将没有精力在关注吐蕃战局,我们将有可能会一战而将大唐彻底赶出高原。”
“对!”骆宾王眼神冰冷起来。
“怎么做”赞悉若拳头紧紧的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