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证据确凿(2/2)
安乐侯悲声道:“皇上,请下旨判决苏锦死罪!”他越说越恨,“皇上,请将苏锦交给老臣处置,老臣必定将她碎尸万段才能泄心头之恨!”
苏锦一贯的冷静,此刻也变得无计可施,她忽略了现场这些人证,她们慑于太昌的权势以及胆小怕事的心态,竟然不肯为她做证。
她算计到太昌要杀她,算计到太昌的下一步,所以才会以身入局,引诱太昌出手,射杀自己,在千钧一发之际,她低头躲过,箭就射中郭峰。前世,郭峰就是这样被人射死的。
可没有人证,光她所说,皇帝不会相信。
她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大声说:“皇上,如果说是臣女杀了郭峰,可检查臣女的箭壶,看看数量有没有少。这次比试,大家拿的箭壶一样,里面的箭矢数量一致,都是十支,若是臣女射,臣女的箭壶必定少了一支请检查臣女的箭壶。”
苏锦取出随身携带的箭壶,双手奉上。
太子上前接过来,数了一数,说:“里面有八支。”
苏锦解释道:“当时臣女射出了两支,中了箭靶,太子可着人去查看,箭靶上是否有两支箭矢。”
太昌一听,脸色煞白,垂在腰间的手不住发抖。她使劲朝太子打眼色。
太子视若未见,没有任何反应,向梁文帝道:“父皇,让儿臣亲自去取。”
梁文帝点头。
很快,太子把箭靶取回来,众人一看,箭靶上竟然只有一支箭矢!
太昌那煞白的脸色终于恢复了气血,阴恻恻地冷笑一声道:“苏锦,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同时,她疑惑不解地看向太子。
太子朝她淡淡抿唇。
其实太子来到射箭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知道太昌杀了郭峰,一方面他恼恨太昌的残忍,心痛郭峰之死,但另一方面他很痛苦纠结,因为太昌是他的妹妹,如果让梁文帝知道她杀了郭峰,就算不判死刑,也绝不轻饶,同时没法面对安乐侯以及皇后。
皇后正在病中,如果让她知道女儿杀了亲侄子,这种人伦惨剧,根本承受不起,必定引起病情的恶化。
草原的风吹过来,有花草之香,太阳也正明艳,一切如此的美好,却让他在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次惨烈而痛苦的选择。
最终,他上前,将其中一支箭拔掉扔了。
苏锦只是一名普通臣女,死了就死了,岂能跟金枝玉叶的太昌比拟?
所以在那一瞬间,出于保护亲情的冲动,他选择了替太昌掩饰。
梁文帝上前,仔细看了看箭靶,上面确实只有一支箭,顿时脸色阴暗下来,如同乌云密布。
淑妃熟知他的脾性,知道这是梁文帝杀人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