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 第147章 君臣交心

第147章 君臣交心(1/2)

目录

永平帝听后看向贾珏有些感慨说道。

“这是你的第一个孩子,可你夫人分娩之时,你却无法陪在身边。”

“说来还是朕之过失啊,将你派到西海去。”

贾珏随即摆了摆手说道。

“无国焉能有家,臣蒙陛下信任,恬掌帅印,怎敢不尽心尽力。”

“且臣府中也有家眷照顾内子,还有岳父岳母代为操持。”

永平帝温和说道。

“不管怎么说,不能亲眼见证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世间,也是你的一个遗憾。”

“放心吧,朕会好好弥补你的。”

“另外西海之战你打的很好,西海生番彻底平定,十万大军屯兵西海,行屯垦之策,偌大的西海,被我大周牢牢掌控,自此我大周再无边患,朕心甚慰。”

贾珏略一思考后说道。

“臣此番平定西海,想必朝中流言蜚语不在少数吧。”

永平帝冷哼一声说道。

“哼,别理会那些穷酸,一个个都是些只会把无用的圣人文章挂在嘴上的废物。”

“说什么杀戮太深有伤天和,都是屁话。”

“蛮夷者,畏威而不怀德,既然难以教化,自然就只有斩草除根了。”

“好了,不提这些扫兴的东西了,说点正事儿吧。”

“你夫人十日前分娩,为你诞下一子,朕已经赐名周显平,并入了宗室玉碟。”

“宗正寺里,你本就是朕之脉系,如今你的孩儿归于朕之脉系,也是理所应当。”

“小子,朕问你,你觉得我大周今后该何去何从啊?”

贾珏有些疑惑说道。

“陛下何出此言,我大周如今四海升平,陛下何以有如此困惑。”

永平帝叹了口气说道。

“国无储君,如失栋梁,如今两个皇子都已经没了,朕后继无人。”

“接下来可以肯定,朝臣们必然会让朕过继宗室子嗣,延续大统。”

“但是朕不想这么做。”

贾珏沉思片刻后说道。

“陛下可是担心继任之君无法推行贯彻陛下的执政观念,导致陛下苦心孤诣初见成效的新政改革将来毁于一旦吗?”

永平帝微微点头说道。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便是以小宗入大宗,若是将来继任之君有意回归本宗,那便会使得乾坤倒置,小宗变大宗。”

“如此一来,置朕与历代先帝为何物。”

“且继任之君乃是被臣子拥立,难免会受制于人,若是再被文官体系裹挟,必有乱象。”

“一个闪失,大周国祚难免有损。”

听到这里,贾珏内心闪出一个十分震惊的想法,而后试探着看向永平帝说道。

“陛下该不会是打算、打算、”

眼看着贾珏这般反应,永平帝也是微微点头说道。

“看来你是猜到了,不错,朕不打算过继宗室子嗣了,等显平再年长一些,朕打算直接立他为皇太孙,你摄政监国。”

贾珏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陛下,这不妥吧,臣虽然位列宗室,但并非皇室血脉,会惹来朝臣非议。”

永平帝意味深长看了贾珏一眼后说道。

“行了,小子,朕不是在试探你,你又何必这般故作姿态呢。”

“这次宫变,无论是朕还是越贵妃、忠顺亲王,都是宫变的失败者,他们败了,朕也没有赢。”

“但你不同,你是这场宫变的最大赢家。”

“你知不知道,其实在朕并未得知皇后和越贵妃做的不忠于朕的事情之时,朕一直都在思考,朕该怎么样让朕的子嗣在朕百年之后坐稳皇位。”

“毕竟你的权柄太大,且不说你自身在镇北军的威望,也不说你节制京营禁军。”

“你的岳父英国公,在军中威望如此之高,再加上你与林如海相交莫逆,对他恩重如山。”

“单单是你们三个在一起,不管是谁在皇位上,只要你们有心,都能把皇帝给架空了。”

“若是想更进一步,谋朝篡位也不是什么难事。”

“朕一直都在纠结,要怎么安排你。”

“但朕想了很久,哪怕你愿意做个闲云野鹤,新君都不可能放心你。”

“朕清楚,你不是那种束手待毙之人。”

“所以无论是谁在朕之后继位,早晚都会和你兵戎相见。”

“朕的理智一直都在告诉朕,应该趁着朕还能掌控局势,想个办法把你处置了,如此才能给后人不留后患。”

“但说实话,朕真的有些舍不得,无论是你的才能,还是你的性格,都是像极了朕年轻的时候。”

“看到了你,朕就仿佛见到了年轻的自己一样。”

“原本朕可能还要纠结很久,但夜宴图的出现,却让朕没有了这些顾虑。”

“在你离开神都前往江南大营调兵之前,朕只是交代了你,让你安顿好家人,但并未告知你具体原因。”

“现在朕可以告诉你了,这些事情,都与夜宴图藏匿的机密有关。”

“想来你对此事也很好奇吧。”

贾珏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陛下,这些事情似乎不该让臣来知道。”

永平帝摆了摆手说道。

“大周的万里河山,朕都打算托付于你手了,这些秘密,还有什么不能让你知道的。”

“再说了,这些秘密压在朕的心里,朕也很是痛苦,能有个人倾诉一下,对朕来说是好事。”

“你是聪明人,想来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忠顺亲王是朕的亲弟弟。”

“在朕登基之后,虽然他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可他依然跟随着越贵妃造反,不惜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原因想来你能够猜到吧。”

贾珏听后也不知该怎么说了。

忠顺亲王如果说自己单独造反,这其实不难理解,也说的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