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30章 祥符县县令吴清:唯有良民最好欺!

第130章 祥符县县令吴清:唯有良民最好欺!(1/2)

目录

第130章祥符县县令吴清:唯有良民最好欺!

祥符县县衙,前院。

县令吴清一声令下,十余名衙役外加十余名胥吏与三十多名农人打作一团。

当下的大明。

县乡村里胥吏与百姓发生殴斗并非什么稀有之事。

且绝大数殴斗事件都会被隐瞒下来。

因为斗殴之缘由,往往经不起细查,一旦上报州府,双方都会被重惩。

不多时。

便有数名农人被胥吏擒住,然后用绳子捆绑了起来。

吴清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一些。

他在祥符县已有四年,与百姓的斗争经验非常丰富。

这些老实巴交的农人若非有人挑头,绝不敢来县衙抢夺步弓。

接下来。

他只需将这些人全抓起来,该恐吓的恐吓,该关押的关押,另外说服挑头人周夫子,便能将此事压下去。

吴清知晓步弓造假是死罪,但他不得不这样做。

周边邻县也都在这样做。

若真依照朝廷要求,将周王府的田地全实测出来,该没收的没收,该收税的收税。

周王朱在铤虽不会说什么。

但暗地里却能让开封府大量佃户失业,甚至废掉大半个开封府的商贸,使得开封府从上到下的官员,谁都完不成考绩。

说白了,大明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

周王府虽没有兵权,但在开封府发展多年,实乃开封府的半个主人。

开封府近一半的底层百姓都在为周王府直接或间接打工。

周王府有太多不受朝廷责罚的办法,让开封府的官员与百姓难受了。

开封府若遇灾情。

靠州府、靠朝廷都不如靠周王府。

开封府的历任府官州官县官与周王府都是合作关系,而非节制周王府。

而今,让百姓分摊一部分周王府的田亩损失。

不但能使得周王府不予阻挠丈量田亩,还能使得实测田亩的数量不会减少太多。

可谓利朝廷、利官府、利周王府的三利局面。

至于百姓。

因数量较多,多分摊一些田亩赋税,乃是最划算的办法。

在张居正等人眼里,在河南清丈田地,是为了均田赋。

但在地方官的眼里,任务就是在一年内丈量完所有田亩。

什么方式快,他们就采用什么方式。

地方官府若严格依照朝廷的丈量田亩条例,就是与周王府对着干。

那是“杀敌五百,自伤八百”的打法。

河南行省辖下就藩于怀庆府的郑王、就藩于南阳府的唐王、就藩于汝宁府的崇王等必然也会暗中阻挠。

到那时。

不但丈田难行,河南还可能发生大乱。

完不成任务的地方官员们,就要遭殃了。

……

又过了一刻钟。

就剩下三名农人与紧紧攥着两把步弓的周夫子还未被擒住。

吴清向前走了两步,距离周夫子不足一丈。

其双手往后一背,面带微笑地说道:“周夫子,放下手中的步弓,咱们到后院茶室聊一聊如何”

周夫子毫不犹豫,果断摇头。

他根本不相信这个在祥符县百姓面前总是“说话好听,但做事狠辣”的笑面虎县令。

“抓了!”吴清摆了摆手。

“吴清,你这个脏官,我要去府衙告你!我要去府衙告你!”周夫子扯着喉咙喊道,并举起步弓,打向冲过来的胥吏。

“砰!”

就在这时。

皂班班头石大年,趁周夫子不备,一脚踹在了他的腰上。

年逾半百的周夫子一下子倒在地上,疼得脸上满是汗珠,手中的步弓也都掉在了地上。

这个石大年,乃是祥符县出了名的恶吏,对待同乡父老,下手极为狠辣。

就在两名衙役要将周夫子捆绑起来之时。

从衙门外面突然奔来十余名兵卒,然后一名身穿绯色盘领官服、前胸后背缀以云雁补子的中年官员走了进来。

绯色官服,云雁补子,显然是四品官。

“这是发生了何事”中年官员瞪眼问道。

吴清立即大步走出,行礼道:“祥符县知县吴清参见徐参议,这……这是一些刁民闯衙闹事,已全被抓起来了!”

参议,乃是省布政使的佐官。

从四品。

负责协助布政使处理政务,经常会代布政使巡视地方州县,且大多不会提前告知。

这位徐参议,便是年初从南京吏部主事的位置上调任到河南的左参议徐大任。

这一刻,周夫子的眼睛亮了,如看到救命稻草一般。

“徐参议,我们不是刁民,祥符县知县吴清私自改动步弓标准,欲少周藩田赋,增百姓田赋,那……那些步弓便是证据!”周夫子语速飞快地说道。

徐大任眉头微皱,看向吴清。

“吴县令,可是实情”

“这……这……那……那……我……我……”吴清如嘴巴打结一般,根本不知如何解释。

徐大任环顾四周。

“将乡亲们全都解绑,带到后堂,先录口供,待本官知晓实情后再说。”

“是!”

众胥吏同时拱手,然后开始为农人们解绑。

周夫子与农人们都甚是兴奋,他们本准备去寻府官告状,没想到竟来了省官。

这下子,吴请这类脏官定然要被重惩了!

随即,徐大任大步朝着县衙后面走去,吴清等人紧随其后。

……

稍倾。

县衙三堂,东厅。

河南承宣布政司参议徐大任瞪眼望向祥符县知县吴清。

“废物!此化田法怎就让百姓看出来呢此事若传出,你必死!”

吴清一脸委屈。

“这些泥腿子,眼睛比步弓都准,他们对周王府的田地比周王府的人还要了解。不过,徐参议放心,假造弓步之事,不可能传出祥符县的,下官有办法对付他们!”

所谓“化田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