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伊春山伐木(2/2)
我和吴团长都在26连和27连做过知青。对淡水河比较熟悉。昨晚我和吴光辉团长合计了一下,你们这次放木的河段,有三处有弯度的地方,其中两处弯度比较缓。插住木料的机率不大。你们在这两处弯道各放一个知青就行了。
最容易插住的地方,是靠山屯村旁的那段河道。淡水河从靠山屯旁流过。在那儿拐了个90°的直角。
经过那儿的原木肯定要被插住。
因此,你们要在那儿多放几个知青,组成一个小组。
有流送经验的老知青带队。千万别在那儿出了差错,否则我们就不好向师里交代。
万明不愧是三团政委的接班人,工作做起来,头头是道,事无巨细。一点儿都撂不下。李浩和邹建国都暗暗的佩服万明的工作经验。
吴光辉发现小会议室的气氛缓和了下来,觉得他这个团长应该多讲几句。于是是站起身来,给李浩和邹建国各点了一支烟,接着刚才万明的话又说了起来:
“建国、李浩,你俩任连长和指导员有三个年头了吧,也该动一下了。上次我去师里开会。王主任私下和我说,想给你们两人调整一下工作,给你两人挪挪地方。给你两人提一级。
现在师里营级岗位有两个空缺,一个是是生产科的梁科长。去年师生产科的裴科长回了城,他的这个副营级的岗位暂时空缺了下来。
另一个是咱们三团的政治部主任。你们应该早就听说了,咱们的万主任马上就要升任三团的政委,他的这个政治部主任就会空缺下来。我希望你俩把这次伐木工作做好。保质保量的完成好。不再出什么事。我代表三团党委,向师里推荐你们两个人”。
听了吴光辉说的话。李浩和邹建国都来了精神,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团长,万主任,我们26连保证完成任务”。
李浩和邹建国从团里回来后,一刻都没闲着,下午就在连部的会议室里把26连的连排干部都叫了过去。
把团里给26连下达的进山伐木任务,传达给了26连的几位联排干部。
李浩把吴光辉的意思说了一遍。邹建国把万明讲的细节也说了一遍,26连的几个干部都没有吭声。
会以室的气氛比较沉闷。大家对夏季伐木没有经验?尤其是对原木在河道中的流送更感到陌生,以前听老知青们说起过原木流送。
在生产建设兵团刚成立初期。由于缺乏运输原木的工具。从山上砍倒的原木,大多是靠河道流送,来运输到北大荒的各地。
干部们都知道流送是很危险的劳动,搞不好就会出闹出人命来。
因此,26连的几个连排干部心情都比较沉重,谁都没有站起来发言,会议室里只剩下“吧嗒!吧嗒”的抽烟声。
关键的时候,老农垦战士金福华站了起来。
金福华不知从哪里搞到一只东北老乡用的大烟锅子,学着北大荒老农民抽起了大烟锅子。
金福华娶上东方晓晓后,学会节省,把卷烟给戒掉了。
知青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节省,金福华总是不厌其烦的说,东方晓晓要给我生儿子了,我要攒钱给我的儿子娶媳妇。搞得东方晓晓见人就脸红。
为这事她埋怨了金福华好几次。金福华我行我素,就是不改。东方晓晓拿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金福华见大家都在看他。他不着急,不紧不慢的抬起了脚。把大烟锅子在脚底磕了几下。
把烟锅里剩余的烟叶和灰烬都磕了出来,完了又用嘴吹了吹烟锅杆子。
然后,他用烟锅上的根细绳,把烟袋和烟杆捆在了一起,插在了腰间,一套动作下来非常娴熟。
等一切都处理完后,他才不慌不忙的说:
“大家不要把原木在河道中的流送看的非常神秘,其实原木在河道中流送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刚从铁道兵转业到建设兵团时就搞过一阵子原木流送。
那个时候,生产建设兵团刚刚组建,缺少运输原木的骡子和大拖拉机,生产建设兵团一下来了十几万名复转军人,北大荒各地都在搭建帐篷,急需木料,因此我们就因地制宜,用分布在北大荒的大小河流,搞原木流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说到这儿,金福华把插在腰间的大烟锅子又解了下来,满满的装了一大锅的烟叶子,点着后抽了起来。
李浩见金福华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会,就好开的多了。
他很高兴,低下头来和邹建国简单的商量了一下。
然后对金福华说:
“老金,要我这么着吧,我们26连的几个连排干部,就你有河道流送的经验。这次伐木你就别进山了,由你带上农机班的5个知青,负责原木的流送工作,你看怎样”?
邹建国接着也说道:
“我觉得负责流送工作的知青还是少了点儿,要不把副指导员郑春也留下吧。由金副连长和郑副指导员带领农机班的知青,组成一个河道流送小组,负责原木的流送。李浩和我还有东临带领26连的知青全部进山。
郑春听了邹建国说,要把他留了下来,和金福华分在一个组。负责原木流送。他是个老知青,当然知道什么活重,什么活轻。
搞原木流树,站在淡水河岸边,看着原木在淡水河里流淌。比进山伐木,风吹日晒舒服多了。
他虽然没有干过原木流送,但他听老知青们说过,原木在河道中流送,插出的机会不是很大,况且邹建国当着连里其他几个干部,宣布由金福华带领他和农机班的几个知青。
言外之意,他只是协助金福华的工作。他只是个副组长,前面金福华顶着,的什么事,他当然很高兴。
于是他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李浩见会开的很团结。平时对劳动任务非常挑剔的郑春。今天对分配给他的任务。答应的也挺痛快,
李浩非常高兴,拿起桌子上的烟。挨个给干部散了一支。然后总结道:
“无论是进山伐木。还是在山下搞原木流送?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团部让我们一个月完成任务。我和指导员合计了一下,按我们冬季伐木的劳动进度。
一个月砍倒6000立方的红松,应该是有把握的,我们把阴雨天不能出工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按正常的进度也能提前完成任务。另外,这次进山伐木,我们的伙食也要搞上去,明天让姚胖子领上几个知青,杀上两口猪,给搞河道流送的知青们留下一部分,其余的我们都带进山去,保证我们进山伐木的知青顿顿能吃上肉。我和指导员商量好了。这次任务完成后,给知青们放几天假。让知青们好好的玩上几天”。
在场的连排干部听了李浩的话。都很高兴,热烈的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