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广西瑶寨(2/2)
根据他的说法,进入那座山林之后,他们到了一个河谷。在这个河谷之中矗立着一座瑶寨。瑶寨里的人似乎都认识小哥,得知他们要在此地休整都很高兴,并热情款待他们。
张海楼问过瑶寨里的楼缅翁,得知他们很早就生活在这里,距今已经三四百年。楼缅翁就是苗寨的巫医,他们一般掌握着一个族群的祭司和医疗,地位非常高。
楼缅翁对张海楼说大概是明朝的时候,当时广西饥荒,瑶民也没饭吃。土地不出粮,他们没办法,集体往更深的山林走。
这些人的祖先在山里发现了一群人。这些人丝毫没有饥饿的模样,相比起瑶民的面黄肌瘦,他们更像是吃饱喝足的贵族。
人饿的狠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当时的瑶民加上老弱妇孺,人数远大于这群人。首领决定围攻这群人,好歹不能让自己人饿死。
真正动起手,首领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他发现这些人都有很长的手指,而且超乎寻常的镇定。
这种镇定非常可怕,就像面对庙里的泥塑木雕一般胆寒。那是一种从上自下的俯视,但首领感觉不到轻蔑。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这群人在非常认真的对付自己的族人。他们并不因为自己的强大而轻敌。
狂妄的对手容易一败涂地,但一个谨慎又强大的对手,绝对令人绝望。奇怪的是,这些人没有杀死他们,而是降服。
没错,就是降服。当时的首领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因为这些人打他们不是为了杀他们,而是为了收服和驯化。而他清楚的明白,在极度饥饿的当下,他们到底有多容易被驯服。
不要小瞧生死边缘挣扎之人对拯救自己的人那种狂热的崇拜,称之为神也不为过。而这个“神”不仅翻手能救人,反手还能杀人。
恩威并施,只会加固信仰。
那一刻首领想了很多,但是在生命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无论如何,似乎也只有一条路可走。
瑶寨楼缅翁世代相传的歌谣之中,就记载了这件事。
这群人降服他们后,介绍了自己的姓氏,说他们姓张,并且开始教瑶人一种特殊的种植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保证他们在大荒之年不饿死。奇特的事,这个方法只能在这群张姓人划定的范围内使用,也就是这座山的范围。
越靠近这座山的崖壁,种植方法越好用。但他们划定界限,这个界限就是一条从山上延展下来的沟渠。沟渠里清水潺潺,瑶人就管这条沟叫清水渠。
张家人告诫瑶人绝对不能越过清水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楼缅翁口中,张家人不仅教他们种植,还教给他们一种特殊的建筑方式。他们没有改变原本的吊脚楼结构,而是教授一种特殊的漆料和粘合剂。
这两种东西作用不同,但都出自这群人。张海楼问起楼缅翁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时,这个老人只是摇头。
在新时代之前,中国人的寿命都很短。大多四五十岁就走到了人生尽头。穷山恶水生存环境恶劣,在这里生活的人更是如此。加上天灾人祸,寿命还会更短。
因此楼缅翁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真的很老了。传承到他这一代,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任楼缅翁了。因此信息会失传、失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太正常了。
最后,老人给出的解释是:“只有涂这些东西的寨楼,才能在恶鬼的残杀中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