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 第215章 冥冥之中,上天注定

第215章 冥冥之中,上天注定(1/2)

目录

第215章冥冥之中,上天注定

浇浆墓是元代才出现的陵墓建筑技术,明中期到清代盛行。这种墓室的优点就是防护性非常好,可以保证尸身不腐,且物品百年之后仍旧如新出一般精致。

而张海桐等人所处的地方除了头顶和左手墙壁以外,所有的廉住房材料和方式都很粗糙,都是纯粹的石块垒放,相对来说很原始。符合商周时期的特征。石块上面描绘的图案也属于当时的艺术审美。

由此可见,这是有人在原本的古墓上再修建、或者说改建了一座新的古墓。这种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非常缺德,等于让死人不得安生。

把陵墓建在原本的陵墓上不仅羞辱,还非常折腾原主后人的气运,纯纯晦气。

浇浆墓的出现,张海桐能肯定上面那座地宫应该就是云顶天宫。云顶天宫的探索者不少,但是直到后面才被某个邪门的人四处倒大霉,最后彻底弄塌。可见张家人在那之前对云顶天宫的探索度非常低。

张家人又不是傻子,哪怕对自己的专业技术再自信,也不会没事找事以身犯险去天宫里碰上一碰。

任何事能够简单解决就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何必为难自己。

就像他们现在,直接在云顶天宫地底下打了个洞,然后直通地底大裂谷,完全不跟你玩儿虚的。

这样看来,张家人没有阻止东夏在长白山修建陵墓的目的更倾向于掩盖地下的真相。

来到这里,所有的张家人都只能听从族长的吩咐。因为怎么走,往哪里走,都只有族长一个人清楚。

如果是张海桐自己走,恐怕得把所有雷挨个趟一遍才知道正确的方向。最可怕的是,他还不一定能到目的地。

墓室侧边的小门出去,就是一条狭长的甬道。甬道造的非常直,墙壁全部浇浆,靠近耳室的墙壁则完全不一样。两边建筑的割裂感在此时看起来甚至有些诡异。

白惨惨的灯光将石壁照的同样惨白,泛出一股死气沉沉的青灰色。幽闭环境之下,张海桐只能听见耳边同族的呼吸声和脚步声。

这条甬道实在太干净了,干净到张海桐能够清晰的看见墙壁上的触发式机关和地面上会使人掉进陷阱的翻板被破坏后的样子。

大多不是纯暴力破坏,相反非常有技巧。如果是张家人或者熟悉张家人的人当场查看,会发现全是老张家的手艺。没有发丘指做不到这种程度。

好家伙,合着老汪在上面当俘虏苦哈哈给东夏皇帝老儿盖坟圈子,老张们在地下兢兢业业挖地道。

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专业啊。

张海桐向前走了大概一千米,加上最开始的墓室,他们已经路过了两间小墓室。能在长白山修建地宫的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绝对非富即贵。

这里风水极佳且地势险要,想要从这里盗墓,若非有异于常人的本领,就算拼命也未必能成功。再看这些墓室,规模都很小,陪葬品虽然年代久远,但价值并没有贵到行走的程度。

这些墓室很可能只是侧室。

商周陵墓都是许多个小墓室围绕一个主墓室。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正在走的墓道原本可以以通往主墓室,但现在估计不行了。

被万奴老儿的坟坐没了。

张海桐想着想着,竟然跟着拐弯。很快一股凉风袭来。

探灯的光射出去很远,整整七盏灯的光芒扩散的非常宽。映入眼帘的则是头顶高悬的连天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