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师徒夜话 一(2/2)
周冲偏头望去,只见瓷盆内似乎用液体浸泡着一些像梅菜干或藤条干一样的东西。
";师父,竹简不是用竹子做的么,怎么这些……";周冲一时想不出适合的词汇来形容液体中浸泡的物品。
";这些就是竹简。只因年代久远,又因某些原因,它们的抄录本或是损毁或已无迹可寻,现如今,我们只好把这些最早的典籍原本恢复原样,才能将这些重要资料流传下去。类似的还有刻在龟壳、骨骼、金石上的典籍。你看,这些就是我最近恢复的部分内容。";
真清老道一边说着这些,一边从桌案下方的抽屉里取出一个装有一些竹片的盘子。这些竹片显浅棕褐色,上面用毛笔写着一些文字。只是以周冲的见识,这些文字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但即便如此,这些文字也给他带来一种无法言喻的美感。
";师父,这些字您都认识?我可一个字也没认出来。";周冲很诧异于自家师父的博学。
";这些字是大篆。我们这些修道的打小与这类文字打交道,自然是都认识它们了,偶有一两个不认识的找上几位道友问问就知道了。
这些文字大概源于春秋时期。那时候的字虽因各国文字不统一,但也算传承有序,基本上都能找到出处。
认识这些文字都不算难,难的是更早期那些刻在龟甲、骨骼、金石上面的文字。
那时候的人们记录事物比较随意。为了记录生活中遇上的事物,而之前并没有这样的字存在的时候,他们往往把几个简单的字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字。
后人遇上这种字,很多时候需要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来理解、想象他们记录的是什么。
正是有这些文字记录,今天的我们才可以知晓数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经历了什么,给我们遗留下哪些经验和智慧。如此,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才能从祖先们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发展到现如今的情形。
也因此,这些典籍就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尽力把它们流传下去,好让后辈们能够知古通今。";
";要不,您先安排一些不是那么重要,修复难度比较大的典籍,我找人试着修复看看。如果可行,后续就可以多一个修复典籍的渠道。";
“如此也好。我这儿刚好有一份记录在龟甲上的典籍,上面的内容我已然抄录下来。甲骨上缺失部分的内容,在其他典籍里也有相应记载,所以如今内容已经补足,你且先把它拿去试一试。
你什么时候有空,让向秋带你去仓库里再取一些典籍,一并请人试一试,”
真清老道神色平静,目光中透着几分期许,缓缓说道。他微微颔首,旋即转身,拉开抽屉,从中取出一个红褐色的木盒,动作轻柔地递给周冲,继续说道:“这份东西,你且拿去试试手。我在仓库里,还准备了一些用其他材质记录的典籍,你可以一并拿去试试。”
周冲赶忙伸出双手,稳稳接过木盒,只觉触手温润。他定睛细看,只见这木盒方方正正,并无过多的修饰。木盒表面纹理清晰,在灯光的轻抚下,反射出淡淡的、柔和的光泽。与此同时,一股微不可闻的特殊气味钻进他的鼻腔,那是香樟木独有的气味,清幽淡雅,让人莫名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