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东山大码头(2/2)
他们的粮食本来是够的,但一路过来,多了官差的几十张嘴,现在算起来,跟最初准备的量没多大区别。
不过他们好歹坐上了官船,那些粮食也是白来的,就当做是支付的船费吧!
除了粮食外,他们还要采购一批药物和调味品,这些都交由丁大忠和王鹏举去做了。
丁大忠毕竟走过镖,更加熟悉路上用到的东西,而王鹏举做事比较稳当,而且武力值也还不错,他们俩带着几个人去采购物资完全没必要担心的。
周粥坐在马车的车尾,看着码头上或蹲着,或干活的男男女女,观察着他们的神态和各方面的细节,随口对一旁的绿荷道:
“这些脚夫给人的感觉有点怪怪的,动作生疏,不像是当地干熟活的人。难道是从外地跑来这里做工的?如果不是这里离江南道已经很远了的话,我差点就以为他们都是流民了。”
“你猜对了,他们的确是江南道来的流民。”
清朗的声音从周粥侧后方响起,把周粥吓了一跳。
一回头,楚凌骁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那里。
“你什么时候过来的?绿荷呢?”
“绿荷?她去找未婚夫去了。”楚凌骁道。
周粥:……
嗯,值得一提的是,绿荷和她的未婚夫王光在船上,在双方家人的见证下正式结为了夫妇。
王光拿出了他老早之前就攒钱买下的银簪子,而绿荷也拿出了跟周粥学着绣的荷包,作为相互的定情信物,看着有意思得很。
只是……自从绿荷嫁给王光后,她在男人身边的时间显然更多了,以至于周粥身边除了李秀儿,竟然没有几个能说话的女子。
当初磐石坞那几个跟周粥关系还不错的绣娘,有两个倒是想要跟着她一起南下,可惜没能劝动家里人,只能留在了磐石坞,也不知道现在那边怎么样了,磐石坞最终落到谁的手里?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从江南道来的流民?这里离江南道可有上千里。”
这也是周粥第一时间把这个可能排除的原因。
丰水期的长江凶险,哪怕是官船,在遇到大浪的时候都有种坐海盗船的感觉,何况灾民们根本不可能坐上官船。
若是乘坐渔船过来,那跟九死一生有什么区别?
“我问的。”楚凌骁道,“江南的起义军截断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我估计二皇子也有在背后推波助澜,所以来不及北上的灾民们只能往南走,想办法渡了江,还是能来到这边的。”
“原来是这样,那你这是……”周粥看着楚凌骁像是有话要说。
楚凌骁叹了口气,道:“趁现在没什么事,有件事我想着还是要提前跟你说一声。等进入岭南之后,我怕是不能跟你们一块儿走了。”
“怎么?”
“朝廷一般会给我们这些被流放的官员指派一个衙门负责,如果我迟迟不去,我的家人可能会遭遇危险。而且以我的身份,去到那里应该会被第一时间看管起来,这样才能稳住我楚家军的旧部。我若一直跟你们一起,对你们来说,只有麻烦,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