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开国前夕(2/2)
苏清雪打断了苏辰峰的话:“相公,对不起,是雪儿错了。我真的是怕你会看不起我。当时爷爷死在我面前,是你的安慰才让我感觉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乎我、关心我。况且在牧野的道观外你救下我和爷爷时,我就倾心于你了。只是那时候想的是,可能再也没机会见到你了。也许是老天的安排吧,当天下午你就和娘来到了伏牛村,且再一次救下了我,和整个村子……”
杨明听了这些,长长地叹了口气:“唉,娘子,我是什么样的人,这么长时间了,你还不了解吗?别说我知道了不会嫌弃你,更不会像今天这样误以为是爷爷他们把你送人了。再有,我什么时候说不要你了?以后你要是再这样的话,我可真就生气了。”说完,他抽出一张纸巾,帮她擦去眼泪。这次,苏清雪乖乖地低着头坐在那里,配合着他的动作。
“唉,小明啊,现在你明白了吧?不是爷爷不心疼小雪,是这丫头被你接二连三地救下,对你心生情愫!”苏辰峰笑着叹了口气,试图缓解这沉闷的气氛。
“实在抱歉,爷爷、定川叔,请勿见怪!”杨明真诚地表达了歉意。
“哈哈,小明说的哪里话?小雪啊,你也别哭了。小明会这样想,只能说明他太在意你了,怕爷爷和叔叔对你不好。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好了,别哭了!”苏定川大笑着将气氛扭转了回来。
话音未落,“爹,爷爷,这房子真是太好了!”苏清青和苏知周姐弟俩如同两只欢快的小鸟,不知从哪个角落蹦跶着跑了出来,兴奋地大喊着。众人的视线随之转向突然出现的,这对活泼的姐弟,待他们带着兴奋的心情坐下后,苏辰峰也赞叹道:“哦?这房子确实不错,看这里面多么干净整洁,你们两个小家伙可别乱动东西,别给弄脏了。”尽管心中充满好奇,但他还没来得及细细打量这新房。
苏知周眨巴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对爷爷说:“爷爷,大姐姐说了,这房子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而且,要是哪里脏了,还有那个什么机器可以自动清洗呢,都不用娘和姐姐动手。”
杨明对这个活泼可爱的小舅子颇为喜爱,于是问道:“知周啊,你觉得这里怎么样?愿意住在这里吗?”
苏辰峰却连忙摆手拒绝:“哎——?小明啊,这可使不得。这么大的房子,得花多少钱啊!再说,你看这些桌子和杯子,都不是寻常之物,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杨明无奈地摇了摇头,拉起苏清雪的手说:“娘子,还是你来劝吧,我都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
苏清雪微笑着看了看在座的每一个人,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满脸期待的苏家姐弟,然后温柔地开口:“爷爷、叔,是这样的。新国明天就要正式成立了,咱们自家人如果能出一份力的话,我觉得还是很好的。现在很多工作都只有相公他们兄弟三人处理,杨家的几位叔叔和大伯,之前也都是村里的普通人,和我们一样,现在也都在各自负责着一些工作。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你们可能不知道,咱们有很多东西都是要分发下去的。如果交给外人,你们说,心里能踏实吗?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相公一个人负责吧。”
其实,在饭桌上的时候,苏定川就已经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了,并非出于利益考虑。伏牛村隶属于牧野镇,而牧野镇又隶属于云阳关。今年关里要征兵,每家每户都有按人口分配的应征名额。按照往年的规定,每家三口出一人,而他们家,苏知周显然是不能去的,那就只有他能去了。
于是,苏定川试探性地问道:“小明啊,不知叔能做些什么?再有就是,如果不种地了,我们的生活该怎么解决呢?”想到了这里,此时,他也顾不上再征询老父亲的意见了。
然而,苏辰峰却无奈地打断了谈话:“定川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咱们能做些什么?你这不是添乱吗?”
杨明深吸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爷爷,我不知道您在担心什么。这样说吧,如果您愿意的话,明日过后,可以和我大伯一起去安排人修邺城至龙城的道路。这对您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吧。”说完,他看着苏辰峰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转向苏定川说道:“定川叔,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你不必为难,你就把华国当成一个村子来看待就行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招兵、迁入居民,并合理安排龙城的士兵和居民开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苏辰峰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苏清雪打断了:“爷爷,您就不要再推辞了。您接下来就安心住在龙城吧。等回头让相公和伯父说一声,您先和伯父一起负责龙城和邺城的道路铺设工作。这样你们也可以多交流一下,有什么不了解的也可以多问问杨伯父。您觉得这样如何?”
杨明听了苏清雪的话,毕竟是雪儿的娘家人,于是开口说道:“娘子,这样安排的话,修路的事情倒是没什么复杂的。只是这天天在工地上也挺辛苦的,让爷爷去做这个,是否有点不太合适呢?”
苏辰峰却毫不在意地说:“没事儿的,这算不得什么。好,我和你大伯一起去修路,到时候一切都听他安排就是了。只是这村子里的事情突然没人管了,也不是个办法啊。”不知不觉间,他就答应了下来。杨明夫妻二人听了都是一阵开心。
杨明看着苏辰峰父子二人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唉,爷爷,我有个想法。你们看,现在地里的庄稼都已经种上了吧?我觉得,我们可以趁这个时间,把村里那些人品可靠、愿意来龙城的人迁进来,让他们在这里从事一些工作。当然,是有工钱拿的,而且还不少。明年龙城周边的路想必也早就修好了。等收麦子的时候,我们再看情况,让村民们回去几天。但是慢慢地,总会正常起来的。”
苏辰峰还在想着杨明的话,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让村民们都来这里吗?
苏定川则开口说道:“爹啊,我觉得小明说的是个办法。一来龙城这边的条件好,只要正常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我想村民们是愿意来的。先不说村民们都被小明出手救过,这几天就要征兵了。要是征兵的人来了,他们想走也走不了了。你也知道,这几年村里的情况一直不太好,青黄不接的,这老的老、小的小。这些年云阳关也没个准信儿,说不准哪天就来征一次兵或者粮。你看现在的村子,还有多少户人家?我想留下来,也不是为了享福。今年要是征兵的话,按照往年的规定,咱们家只有我能去了。您呢?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知周还这么小,你让我怎么放心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