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小婉出嫁(2/2)
再看苏府,更是将奢华展现到了极致。苏小婉的花轿以苏绣为档,精致的刺绣工艺让人赞叹不已;轿身鎏金封边,彰显着尊贵与华丽;轿前白玉垂帘,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轿顶之上,一颗硕大的宝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将整个世界都点亮了。
花轿后面,跟着整整一百台大车的嫁妆,每一台车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珍宝细软。整个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足有二里地之长,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穿过两条街道。
在苏家所在的街面上,一排一百多台流水席整整摆了三天。京城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或多或少地来吃过。苏家为了照顾前来吃席之人的面子,在流水席前放置了一个箱子,随礼随意,金额多少不拘。哪怕你只投了一枚铜板,苏家也会发给你一张入席券,凭此券便可享用一次宴席。
前来苏府祝贺的大多是全国的商家,而前往九皇子府的则多是京城的权贵。如今的九皇子与十二皇子,一个被封仁王,一个被封怀王,这两个封号的含金量,众人心里都明白。
无论是之前有无交集,今天都是攀附的绝佳机会。更何况九皇子与苏家结亲,这可是权与钱的完美结合,可谓强强联合,让人不得不重视。
皇上对此次婚礼也颇为重视,特地委派荣恪亲王代表自己前来主持婚礼,所送贺礼之丰厚,自不必言说。
荣恪亲王心里清楚,过了今天,便是他启程西行的日子,所以心情格外舒畅,主持婚礼也格外用心。
陆云轩则是两头都要兼顾。他先派人前往九皇子府送上贺礼,而后亲自来到苏府。在今天的苏府,他或许是唯一一位前来祝贺的官员,但他的身份却极有份量。身为当朝第一权臣,又身兼户部尚书,是苏家四子苏浑的顶头上司,他的到来倒也不显得突兀。
实际上,陆云轩来苏府还有别的目的,他想亲眼看看苏家在全国商界的威望究竟有多高。而对于明天即将开始、为期三天的商贸活动重头戏,陆云轩可谓是绞尽脑汁。
他心里想着,能不能借助此次苏家嫁女的契机,为朝廷再狠狠赚上一笔,就全看今天的铺垫了。只要他出现在苏家的喜宴上,就等同于为苏家站台。
无论是以他个人的名义,还是代表朝廷,众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势必会在今后的三天里,不遗余力地展现出商人应有的豪情,尽情挥洒财富。
婚礼过后的第二天,各地商家开始准备在离京之前进行采买。他们心里都有些担忧,生怕银钞出了京城就失去了价值,于是纷纷拼命扫货。这一举动瞬间导致京城物价极速上涨,各类货物供不应求,告急的消息不断传来。
对于这种情况,陆云轩和苏浑似乎早有预料。他们迅速以苏家和户部两方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公告,宣布商家可以预先支付货款,而货物则可以延期交付,或者直接异地送货到指定地点。
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大大缓解了京城货物供给的压力。同时,也在无意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和异地交易。
每一种交易模式的创新,往往都是在当下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衍生出来的。
期货交易与异地交易的出现,也让刚刚收编为国驿署的凌云镖局立刻派上了用场。他们根据商家的要求,迅速从全国各地调货。由于不需要将货物运到京城,只需就近运到指定地点交付即可,这种靠近货源地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不仅货物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付速度极快。
而作为国驿署,明确规定只接受银钞和丰汇银庄的银票,这一规定又进一步推动了银钞在全国的发行。
事后,陆云轩为了将这种创新的交易形式推广开来,特地将这个时间段的前后三天,一共七天的时间,定为了本朝的商博会,即商品贸易博览会。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全国的商品流通,同时也为了方便和促进与国内外各国商团做生意。
没想到,就这每年短短七天的时间,每次都能为国家创收千万两以上,抵得上全国四分之一的税收,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