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朱允熥对藩王们的政策!说了多少次,称呼我的职务(2/2)
朱允熥带领着朱棣、徐辉祖、张玉、朱能、丘福、朱高煦以及赵谦等一众百官朝着学院走去。
他们的身后,是整齐排列的仪仗队,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营造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氛围。
朱允熥一行浩浩荡荡抵达金陵军事学院。
学院外早已是人山人海,负责建设的官员们身着整齐官服,站在最前列,个个神情紧张又带着几分自豪。
百姓们则围在四周,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都想一睹这所承载着大明军事未来的学院风采。
朱允熥下了马,目光首先落在那些负责建设的官员身上。
这些官员们赶忙齐齐跪地。
负责此项目的黄观说道:“陛下,学院已按照您的要求顺利建成,还望陛下检阅。”
他的额头微微沁出细汗,眼神中满是期待,既盼着得到朱允熥的认可。
朱允熥微微点头,温和地说道:“起来吧,你们辛苦了。”
“朕一路走来,看到这学院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可见你们用心了。”
官员们听了,如释重负,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齐声谢恩。
接着,朱允熥将目光投向周围的百姓。
百姓们看到朱允熥的目光扫来,纷纷跪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而响亮,在学院外的上空久久回荡。
朱允熥向前走了几步,提高声音说道:“诸位百姓,这金陵军事学院的建成,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日后,这里将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将领,保卫我大明的疆土,让你们能安居乐业。”
百姓们听了,再次欢呼起来。
其中一位老者颤巍巍地站起身,说道:“陛下圣明!我们都盼着这学院能为咱大明培养出厉害的将军,以后咱就更有盼头啦!”
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朱棣、徐辉祖等人站在朱允熥身后,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感慨万千。
朱棣低声对徐辉祖说:“陛下此举深得民心,这学院不仅能提升我大明的军事力量,还能凝聚百姓之心。”
徐辉祖点头赞同道:“是啊,有陛下的英明领导,我大明必将越来越强盛。”
朱允熥环顾着众人,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金陵军事学院的建成只是一个开始。
但看到官员们的尽责和百姓们的支持,他对大明的军事发展充满了信心。
随后,他在众人的簇拥下,正式步入学院。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剪裁仪式正式开始。
朱允熥站在主席台上,他身旁依次站着朱棣、徐辉祖等重要人物。
随着一声令下,朱允熥果断地剪断了红绸。
刹那间,礼炮轰鸣,彩花漫天飞舞,现场一片欢腾。
待欢呼声稍稍平息,朱允熥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金陵军事学院正式落成。”
“这是我大明军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朕希望它能成为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摇篮。”
说到这里,他将目光转向徐辉祖,郑重宣布:“朕任命魏国公徐辉祖为金陵军事学院院长。”
“徐爱卿,你久经沙场,战功赫赫,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朕相信你定能将这学院管理好,为我大明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徐辉祖连忙跪地,抱拳说道:“陛下信任。”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将学院办好,为大明培养出优秀的军事人才。”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份重任的担当。
随后,朱允熥又下达了招生的命令:“学院即刻开始招生。”
“可以先从军队中挑选一批基层官兵来训练,他们有一定的实战经验,经过学院的系统培养,定能更上一层楼。”
“另外,那些受伤的老兵也要尽快安排进来。”
“他们为我大明出生入死,虽身负重伤,但他们的经验和精神是学院宝贵的财富。”
“要让他们在这里发挥余热,将自己的所学所悟传授给年轻一代。”
台下的官员们纷纷领命。
“陛下,关于招生事宜,臣等定会严格筛选,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兵进入学院。”
“对于受伤老兵的安置,也会妥善安排,让他们感受到陛下的关怀。”
百姓们听到朱允熥的这番话,也纷纷鼓掌称赞。
一位年轻的百姓激动地说:“陛下真是英明,这学院不仅能培养新的将领,还惦记着那些受伤的老兵。”
“咱大明有这样的皇帝,何愁不强大!”
朱棣站在一旁,心中对朱允熥的决策十分赞赏。
他深知,朱允熥此举不仅能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还能凝聚军心、民心。
他笑着对朱允熥说:“陛下此举高瞻远瞩,这金陵军事学院日后必能为我大明培养出无数的军事精英。”
朱允熥微笑着点头,说道:“这学院的发展离不开诸位爱卿的支持与努力。”
“希望大家齐心协力,让这学院成为我大明军事人才的宝库。”
朱允熥深知金陵军事学院对于大明军事发展的重要性,在宣布完招生等事宜后,便着手为学院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朱允熥下旨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充实学院师资队伍。
除了这些之外,朱允熥更是记得朱元璋说的,要找一些读书人前来任教。
不仅如此,他还从整个大明所有的军队体系中选拔中层将领前来学习。
这一举动是为了提升中层将领们的能力。
除此之外,朱允熥还下令,继续了军事学院一系列的政策。
朱棣站在金陵军事学院内,看着那崭新的教学设施、先进的训练装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他在战场上纵横多年,深知军事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此刻看着这所充满希望与潜力的学院,竟生出一种自己都想来上学的念头。
朱棣走到朱允熥身旁,略带几分期待地说道:“陛下,这学院办得真是好,连本王都羡慕这些学子了。”
“本王想问问,能不能让我的孩子也来这军事学院学习?”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子女培养的重视。
希望他们能在这所优秀的学院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和锻炼。
朱允熥听了朱棣的话,微微一笑,说道:“自然可以。”
“朕正有想让藩王们的世子和儿子们前来学习的想法,四叔倒是开了一个好头。”
“如今我大明边疆仍有隐患,各方势力虎视眈眈。”
“让藩王们的子弟来这学院学习,既能让他们学习到先进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日后为国家效力,又能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皇室宗亲的凝聚力。”
朱允熥认真地解释道。
朱棣听了朱允熥的话,心中十分赞同。
他点头说道:“陛下英明,让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能力,也能让他们明白保家卫国的责任。”
“本王回去后就安排此事,让他们尽快来学院报到。”
朱允熥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说道:“四叔,有你支持朕的想法,此事必定能顺利推行。”
“朕相信,这些藩王子弟在学院的培养下,定能成为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一旁的徐辉祖听到他们的对话,也上前说道:“陛下放心,学院定会为这些藩王子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训练。”
“臣也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官对他们进行悉心指导,让他们能学有所成。”
朱允熥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有徐爱卿的用心,朕就更放心了。”
“这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希望诸位爱卿能齐心协力,将这学院越办越好。”
在众人的交谈中,金陵军事学院的未来蓝图愈发清晰。
藩王子弟的加入,无疑将为学院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大明的军事和政治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朱允熥回到皇宫后,立刻着手安排让藩王们的子弟前来金陵军事学院学习的事宜。
他亲自起草诏书,详细阐述了学院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对藩王子弟的期望。
诏书中强调,此次学习不仅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军事素养。
更是为了肩负起保卫大明江山的重任。
诏书以快马加鞭的速度送往各地藩王府。
朱棣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回到金陵的府上,他立刻将朱高煦叫到跟前。
朱高煦身材魁梧,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英气和倔强。
朱棣看着他,严肃地说道:“高煦,陛下有旨,让藩王们的子弟前往金陵军事学院学习。”
“本王决定让你立刻入学。”
朱高煦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抱拳说道:“父亲,孩儿愿意前往学院学习,定不负陛下和父亲的期望。”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学院是陛下精心创办的,里面有众多优秀的教官和先进的教学设施。”
“你到了那里,要虚心学习,刻苦训练,与同学们和睦相处。”
朱高煦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父亲放心,孩儿记下了。”
很快,朱高煦便收拾好行囊,在朱棣的安排下,前往金陵军事学院报到。
当他来到学院门口时,学院的官员早已等候在此。
官员看着朱高煦,微笑着说道:“你是第一个前来报到的学生,你的编号是001。”
徐辉祖得知朱高煦前来报到,亲自前来迎接。
他看着朱高煦,说道:“高煦,从今天起,你就是这学院的一员了。”
“在这里,你要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
朱高煦恭敬地说道:“大舅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徐辉祖板着脸说道:“在学院内,要称呼我的职务!”
“好的大舅!”
徐辉祖点了点头,安排专人带朱高煦去办理入学手续,并为他安排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