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朱允熥:去大小琉球找李景隆和王景弘,展开海训!(2/2)
朱高煦大声喊道。
“没错,适应环境,打败敌人!”
学生们齐声高呼。
营帐内,朱棣和徐辉祖正与李景隆、王景弘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小琉球闷热潮湿的情况。
朱棣微微皱眉,说道:“这气候着实让人难受,学生们初来乍到,怕是一时难以适应。”
徐辉祖也点头附和:“是啊,如此环境,若不及时应对,恐影响学生们的状态。”
李景隆和王景弘一听,两人同时一拍脑门。
“哎呀,把这件事给忘了!我们两个在这儿作战习惯了,忘了你们刚来。”
“快让人把药拿来!”
不一会儿,一名士兵端着几碗黑乎乎的药走进营帐。
药碗里升腾起阵阵热气,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草药味。
李景隆赶忙介绍道:“这是专门针对这些问题的药,每天喝上一两碗,可以保证身体不出状况。”
朱棣和徐辉祖对视一眼,然后端起碗,毫不犹豫地将药喝了下去。
苦涩的药汁顺着喉咙流下,但他们的表情十分镇定。
朱棣放下碗,说道:“有这药,想必能让大家好受些。”
李景隆笑着说:“殿下放心,这药效果很好,学生们喝了也能尽快适应这气候。”
说完,他又转头对身边的士兵下令:“你立刻安排人给学生们也送去药,务必让每个学生都喝上。”
士兵领命而去,很快,学生们也都喝上了药。
学生们皱着眉头,捏着鼻子将那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
起初,不少人还在小声嘟囔着药味的难闻,可不过半日,身体便有了明显的变化。
原本浑身黏腻、闷热难耐的感觉减轻了许多。
汗液不再像之前那样止不住地流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爽。
那些因潮湿闷热而感到关节酸痛、浑身乏力的学生,也觉得身体逐渐恢复了力气。
朱高煦原本觉得脑袋昏昏沉沉,喝药后,头脑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他活动了一下筋骨,兴奋地对身边的同学说道:“嘿!这药还真神了,我现在感觉浑身都舒坦多了。”
沐晟也深有同感,他擦了擦额头不再那么密集的汗珠,笑着说:“看来这药方确实管用。”
那些之前还在抱怨气候不适的学生,此时也都收起了怨言。
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在药物的作用下,正快速适应着小琉球闷热潮湿的环境。
晚上睡觉时,不再被闷热和潮湿折腾得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而是能安稳地进入梦乡。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适应环境的速度越来越快。
李景隆和王景弘深知,朱棣、徐辉祖以及军事学院的学生们初来乍到小琉球,贸然投入战争绝非明智之举。
于是,他们精心安排了一系列过渡性的事宜,帮助众人逐步适应这里的一切。
在学生们喝药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后,李景隆和王景弘便开始组织大家进行适应性训练。
每天清晨,他们就带领众人来到海边。
“大家注意,海上作战与陆地不同,这船在浪里颠簸,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打仗了。”
“咱们先从站稳脚步开始练起。”
王景弘大声说道。
众人登上战船,随着海浪的起伏,战船摇晃不定。
一开始,不少学生都站立不稳,东倒西歪,甚至有人差点掉进海里。
战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剧烈摇晃,这让许多学生难以保持身体平衡。
他们就像初次学步的孩童,在摇晃的甲板上踉踉跄跄,站立不稳。
不少学生刚一上船,就被这颠簸的感觉弄得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
朱高煦一开始还强撑着想要稳住身形。
可随着战船的起伏,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最终还是没忍住,扶着栏杆呕吐起来。
而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更是晕得直接瘫倒在甲板上,根本无法参与到正常的演练中。
这种身体上的不适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行动能力和反应速度,使得原本就困难的战术演练变得更加艰难。
但他们没有气馁,一次次地调整着自己的重心,努力让自己在摇晃的甲板上站稳。
朱棣和徐辉祖也以身作则,和学生们一起训练。
“大家稳住,这是海战的基础,只有适应了船的晃动,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出实力。”
李景隆则在一旁耐心地指导着学生们如何利用绳索和船上的固定物来保持平衡。
“来,抓住这根绳子,感受船的晃动规律,随着它的节奏调整自己的动作。”
他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
除了在战船上保持平衡的训练,他们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海上战术演练。
李景隆和王景弘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模拟海战场景。
让他们练习如何在船上进行团队协作、如何利用战船的优势进行攻击和防御。
海上作战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可学生们在这方面却状况百出。
在模拟海战场景中,各小组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生疏。
有的学生过于急于表现自己,在没有与队友沟通协调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导致整个战术布局被打乱。
而且,在波涛的轰鸣声和战船的嘈杂声中,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变得异常困难。
“注意保持队形,咱们战船之间要相互配合,不能各自为战。”
王景弘在演练中不断地提醒着学生们。
他很有耐心。
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急不得。
李景隆和王景弘还会给众人讲解小琉球周边海域的地理环境、潮汐规律以及常见的海战战术。
但小琉球周边海域的复杂环境,依然给学生们的演练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多变的天气状况让演练充满了不确定性。
有时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海浪瞬间变得汹涌澎湃。
战船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剧烈摇晃,学生们不仅要应对战术演练的任务,还要时刻担心战船的安全。
此外,海域中的暗流和礁石也增加了演练的难度。
学生们在驾驶战船时,很难准确判断暗流的位置和方向,一不小心就会被暗流冲击得偏离航线。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战船触礁受损。
尽管在海上战术演练中困难重重,但朱棣、徐辉祖以及学生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学习能力。
他们日夜苦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朱棣凭借着丰富的军事阅历,为学生们传授着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技巧。
徐辉祖则以严谨的态度,督促着每一个细节的完善。
学生们更是废寝忘食,在一次次的跌倒中重新站起。
他们逐渐适应了海上的颠簸,熟练掌握了战船的操控、团队协作的要领以及各种战术的运用。
看到众人的进步,李景隆和王景弘十分欣慰,他们决定开展下一项重要的训练——游泳。
在海战中,游泳技能至关重要。
无论是落水后的自救,还是执行一些特殊任务,都离不开良好的游泳能力。
“接下来咱们得让大家练练游泳了。”
“海战里这可是保命的本事。”
李景隆一脸认真地说道。
朱棣微微点头,赞同道:“没错,这确实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大家都得好好学。”
李景隆和王景弘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处相对平静的海湾。
“来,大家先别着急下水,我给你们讲讲游泳的基本要领。”
王景弘站在岸边,一边比划一边讲解着,“手臂划水要有力,腿部蹬水要协调,呼吸要均匀……”
学生们围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明白。
然而,真正下水的时候,还是状况百出。
一些原本就熟悉水性的学生,很快就适应了海水,在水中如鱼得水,欢快地游了起来。
但也有不少学生对水有着本能的恐惧,一下水就吓得哇哇大叫,紧紧抓住岸边的礁石或者同伴的手臂。
“别害怕,放松身体,按照我教的方法来。”
李景隆在水中耐心地鼓励着那些害怕的学生。
朱棣和徐辉祖也在岸边为大家加油打气。
朱棣喊道:“大家不要慌,勇敢迈出这一步,学会游泳对咱们海战至关重要!”
在众人的鼓励下,那些害怕的学生逐渐克服了恐惧心理,开始尝试着在水中划动手臂、蹬动双腿。
一开始,他们的动作十分笨拙,游不了多远就下沉,但他们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尝试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了游泳的技巧,能够在水中自由地游动了。
他们相互比赛,相互交流着游泳的心得。
李景隆和王景弘看着大家的进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们知道,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们在海战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既然大家都学会了游泳,那接下来就举办一场游泳比赛。”
“不过,可不是在这平静的海域。”
“一旦打仗,海面不会平静!”
“而是要到一些海浪比较大的地方!”
“你们有没有信心!”
众人齐声答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