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朱允熥不怕你没野心,就怕你只有野心,但不干人事(2/2)
最终,那些参与反抗的人被明军全部杀光。
都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明军以铁血手段彻底镇压了城内的抵抗,为彻底占领陈国都城、推翻陈朝统治扫清了障碍。
皇宫内一片狼藉。
沐春、湘王和特别行动大队队长三人率领着精锐的手下冲进了皇宫。
他们在宫殿中四处搜寻,终于在一间偏殿里找到了瑟瑟发抖的陈国皇帝。
陈国皇帝蜷缩在角落里,往日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
沐春大步走到陈国皇帝面前,冷冷地看着他,说道:“你屡次冒犯我大明边境,如今落到这般田地,也是咎由自取。”
陈国皇帝颤抖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但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湘王走上前,抽出腰间的佩剑,剑尖抵在陈国皇帝的喉咙上,说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陈国皇帝闭上眼睛,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情。
特别行动大队队长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陈国皇帝押到宫殿中央。
士兵们一拥而上,将陈国皇帝架了起来。
沐春、湘王和特别行动大队队长三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湘王手起剑落,一道寒光闪过,陈国皇帝的头颅应声落地。
鲜血溅在宫殿的地面上。
随后,特别行动大队队长派人将陈国皇帝的人头用盒子装好。
同时整理好此次战斗的战报。
战报详细记录了明军在此次战争中的战果,包括攻克的城池、歼灭的敌军数量以及缴获的物资等。
一名信使接过装有陈国皇帝人头和战报的包裹,朝着金陵而去。
信使走后,沐春、湘王和特别行动大队队长三人神色冷峻,迅速展开后续行动。
他们深知,虽然陈国皇帝已死,但交趾地区仍潜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唯有以铁血手段方能彻底平定。
士兵们遵照三人的命令,将陈国皇帝的无头尸体高高悬挂在皇宫的城楼上。
城楼下,陈朝的民众们望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恐惧与敬畏。
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今落得这般下场。
他们心中对反抗大明的念头也愈发消散。
紧接着,三人兵分三路,对整个交趾地区展开了全面扫荡。
沐春率领陆军部队深入交趾的山林和乡村。
那些隐藏在山林中的反抗势力,以为凭借复杂的地形就能躲避明军的追捕。
然而,沐春的军队训练有素,他们凭借着丰富的山林作战经验,将反抗者一一揪出。
一旦发现反抗迹象,绝不留情。
反抗者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山林的土地。
湘王则带领军队在交趾的城镇中进行清剿。
城镇里,偶尔会有一些不甘心失败的人组织起小规模的反抗队伍。
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试图对明军进行偷袭。
但湘王的军队警惕性极高,每次都能迅速做出反应。
士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用火枪和长枪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将反抗者压制在狭小的空间内,然后逐一消灭。
城镇的街道上,尸体堆积如山,血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特别行动大队队长指挥着海军陆战队,沿着海岸线进行巡逻和清剿。
他们乘坐战船,对沿海的渔村和港口进行检查。
那些企图通过海上逃跑或者继续抵抗的人,都被海军陆战队拦截下来。
在战船的炮火威慑下,反抗者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特别行动大队队长冷酷地下达命令,将这些反抗者全部处决,海水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
在三人的强力扫荡下,交趾地区的反抗声浪逐渐平息。
曾经试图反抗大明的势力被彻底摧毁,整个脚趾地区在明军的铁腕统治下,渐渐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但三人知道,要真正让交趾地区长治久安,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而这些措施,他们便要等待陛下的旨意!
……
金陵皇宫,御花园中。
朱允熥难得有了半天闲暇,他在花园的亭子里静静地坐着。
一边安静的喝茶,一边思索着大明未来的走向。
就在这时,赵谦一路小跑而来,手中紧紧握着一份文书,脸上满是兴奋与急切。
“陛下,交趾地区的战报来了!”
朱允熥伸手接过战报。
战报详细描述了沐春、湘王和特别行动大队队长率领的三路大军如何势如破竹。
攻克陈国都城,斩杀陈国皇帝,以及后续要对安南地区的全面扫荡的计划。
“好!好得很!”
“我大明将士果然英勇无畏,此番交趾一战,大获全胜,扬我国威!”
赵谦站起身,笑着说道:“陛下英明决策,将士们奋勇杀敌,这胜利乃是必然。”
“如今交趾已平,接下来还请陛下指示如何治理这新纳入的地区。”
朱允熥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交趾地区虽已平定,但人心未服,我们要恩威并施。”
“一方面要加强军事管控,防止再有反抗势力滋生。”
“另一方面,要推行我大明的文化和制度。”
赵谦点头称是,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可安排官员前往交趾,建立官府衙门。”
朱允熥赞许地看了赵谦一眼,说道:“你想得很周全。”
“此事就由你负责安排,选派合适的官员前往交趾,务必将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另外,传朕的旨意,让沐春在军事上管理交趾地区。”
“同时,册封沐春为黔国公!”
“另外,湘王,特别行动大队也要赏赐!”
赵谦领命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交趾的平定只是一个开始,大明的扩张之路还很漫长。
……
当交趾地区被成功拿下的消息传开。
官员们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与兴奋。
一些资历较深的老臣激动得老泪纵横,口中不住地念叨着。
“天佑大明,天佑陛下!此番交趾平定,实乃我大明之幸事!”
年轻的官员们则更加热血沸腾,他们挥舞着手臂,欢呼雀跃。
有人高声说道:“我大明军队威武,此番扬我国威于域外,让那些蛮夷知晓我大明的厉害!”
百姓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见过我大明如此扬眉吐气!”
“交趾那些蛮夷,这下可不敢再小瞧咱们了。”
“先是草原,再是倭国,眼下又是交趾,我大明真是征服四方蛮夷!”
年轻人则更加热血,他们摩拳擦掌,恨不得自己也能上战场杀敌。
“要是我能去交趾打仗就好了,也为咱们大明出份力!”一
一个年轻后生挥舞着拳头说道。
……
当往交趾地区派遣官员的消息一经传开。
官员们纷纷浮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在以往,交趾那偏远之地,在官员们眼中就如同一块烫手山芋。
那里远离中原繁华,气候恶劣,又时常有蛮夷滋扰,生活条件艰苦不说,仕途发展也极为受限。
所以,若提及去交趾任职,官员们大多会皱起眉头,找各种借口推脱。
那都是被贬的人才去的地方。
去了,这辈子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然而,自从有了倭国的先例,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当初被派往倭国的官员们,在那片土地上大展拳脚。
而他们的出色表现,也都被朱允熥看在了眼里,不仅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还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如今,交趾地区刚刚平定,百废待兴,正需要大量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去治理。
官员们心里都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谁能在交趾干出一番成绩,就相当于在皇帝面前递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官员们就全都安耐不住。
一位年轻的官员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愿前往交趾任职。”
“臣虽年轻,但有满腔的热血和抱负,定能在交趾有所作为,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不少官员纷纷响应。
“陛下,臣也愿前往!”
“臣愿为交趾的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朝堂上一时间呼声此起彼伏。
朱允熥看着
看到这些官员的想法被改变,觉得去交趾是个好选择,朱允熥非常的满意。
他也知道以往这些偏远地方是个什么情况。
官员们那是宁死都不愿意去。
眼下好了!
只要有所改变,那就好。
当然了,朱允熥也知道这些官员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力。
但,没关系!
朱允熥不怕你没野心,就怕你只有野心,但不干人事。
这样的官员,朱允熥杀一万个都不嫌弃多!
只要你有野心,肯干出来一番事业,且能干出来。
朱允熥就会给你一片天地!
“你们有此决心,朕深感欣慰。”
“交趾地区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朕希望你们到了那里,能够恪尽职守,为当地百姓谋福祉,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官员们齐声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朱允熥继续说道:“想去交趾的,可以去赵谦那里,他会进行挑选。”
除了赵谦,朱允熥还安排了黄观、解缙和夏元吉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