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 > 第一百章 朱允熥安排的不一样的第二轮考核内容!

第一百章 朱允熥安排的不一样的第二轮考核内容!(2/2)

目录

“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考核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黄观、夏元吉、解缙等人也纷纷点头,对考生们表示了鼓励和期许。

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则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些通过第一轮考核的考生。

他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考场内的考生们听了他们的话,个个精神振奋,眼神中充满了斗志,准备迎接接下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赵谦走出考场。

只见考场外被淘汰的考生们依旧围聚在一起。

他们满脸绝望与不甘,眼神中还残留着刚刚被淘汰的痛苦。

有的还在小声抽泣,有的则神情呆滞地望着天空。

看到赵谦出来,他们纷纷围了上来,继续苦苦哀求。

“大人,求求您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是啊,大人,我们为了这次考核付出了那么多,不能就这么被淘汰。”

赵谦看着这些苦苦哀求的人,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先安静一下。”

“陛下说了,明年你们还有机会。”

“只要你们回去后好好反思,努力提升自己,来年定能有更好的表现。”

听到赵谦的话,考生们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他们停止了哭泣和哀求,静静地听着赵谦的话。

“陛下心怀仁慈,给了你们重新再来的机会,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次机会,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

赵谦语重心长地说道。

接着,赵谦趁着这个机会,面向所有在场的人,郑重宣布:

“陛下有旨,以后除了科举,以及官员的三年小考、五年大考之外,还会每年格外考核一次。”

“这是陛下为了选拔更多优秀人才,确保朝廷官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而做出的决定。”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考生们和被淘汰的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每年都考核一次,这压力可就更大了。”

“不过这也说明陛下对人才的重视,我们以后得更加努力了。”

赵谦看着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陛下希望通过这些考核,让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

“大家要明白,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你们有能力,就一定能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被淘汰的考生们听了赵谦的话,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明年的考核做好准备。

而那些通过第一轮考核的考生们,也意识到了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他们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接下来的考核中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赵谦看着众人坚定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朱允熥的这一决定,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努力提升自己,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谦转过身,目光扫视着那些成功通过第一轮考核的考生们。

这些考生们个个神情紧张又期待,挺直了腰板,眼神紧紧地盯着赵谦,生怕错过他说的每一个字。

赵谦说道:“恭喜你们顺利通过了第一轮考核。”

“接下来,第二轮考核的题目其实也很简单。”

“陛下给你们七天的时间,在这七天里,你们可以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去。”

“你们既可以选择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一起下地劳作。”

“也可以投身到商业活动中,体验经商的酸甜苦辣。”

“亦或是去当一名工匠,感受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和辛勤付出。”

听到这里,考生们有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对即将到来的体验充满了期待。

有的则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该选择哪个行业去深入体验。

很快,就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这考核太有意思了!我从来没有下过地,一直待在书斋里读书,这次正好可以去田间体验一下农民的生活。”

“我想去经商!听说经商可不容易,要懂得市场行情,还要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倒要看看,这其中有什么门道。”

“当工匠也不错!那些工匠们能做出那么精美的东西,肯定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我要是能学到一两手,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用场。”

他们越说越兴奋,你一言我一语。

但有些人则是开始思索,陛下这个旨意和考核内容意味着什么。

“这考核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深意,陛下是想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情况,以便日后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是啊,我们得慎重选择,去田间能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情况,对制定相关政策有帮助。”

“经商能洞察市场动态,对经济发展有见解。”

“当工匠能知晓工艺技术,对推动产业进步有启发。”

“我觉得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兴趣来选择。”

“如果我之前在农业方面接触较多,去田间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要是对商业感兴趣,去经商或许能发现新的问题。”

他们在权衡利弊,思考着如何通过这次体验,为自己的仕途和为百姓谋福祉积累更多的经验。

在讨论的过程中,考生们对于不同的选择也产生了争论。

“我觉得下地最好,农民是国家的根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才能真正为他们解决问题。”

“经商才是关键!商业的发展能带动国家的经济,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只有商业繁荣了,国家才能富强。”

“你们都别争了,当工匠也很重要,工匠们的技艺是国家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发展这些技艺,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他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但在争论的过程中,也互相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各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赵谦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说道:“七天之后,你们要将自己在这七天里的感悟详细地写下来,呈递给陛下。”

“陛下希望通过这次考核,看到你们对社会各阶层的了解,以及你们对民生百态的感悟。”

“这不仅是对你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你们能否心系百姓、关注社会的一次检验。”

“在这七天里,你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所选的行业中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

“不要走马观花,敷衍了事。”

“陛下希望看到的是你们真实的感悟和深刻的见解。”

考生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赵谦的意思。

“好了,现在你们可以去准备了。”

“记住,七天后准时将感悟呈递上来。”

赵谦说完,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考生们陆续离开考场。

……

金陵皇宫。

赵谦、解缙、夏元吉、黄观、杨士奇、杨荣、杨溥几人手中捧着记录考核情况的文书。

几人来到朱允熥面前,齐齐跪地行礼。

赵谦率先开口,“陛下,此次考核已经按照您的旨意安排下去。”

“第一轮考核极为严格,淘汰了不少人。”

“那些未能通过的,皆是在定力和纪律性上有所欠缺之人。”

朱允熥微微点头,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的在意。

他看向众人,缓缓说道:“淘汰一些不合格的人是必然的,朕更关心的是第二轮考核中。”

“你们觉得去田地体验、去经商历练,亦或是去当工匠实践的考生,谁更有潜力?”

解缙向来才思敏捷,他微微欠身,率先答道:“陛下,依臣之见,去田地的考生或许更能体会到民生之艰难。”

“民以食为天,农业乃是国家之根本。”

“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一同劳作,能真切地了解到农民的疾苦和需求。”

“日后若为官,定能在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有所作为,为百姓谋得更多福祉。”

夏元吉则捋了捋胡须,沉稳地说道:“陛下,经商之道亦不可小觑。”

“如今我大明商业日益繁荣,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去经商的考生能在市场的浪潮中学会洞察商机、应对风险,培养出敏锐的经济头脑。”

“他们日后若能将所学运用到国家的经济管理中,定能为我大明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黄观皱着眉头,认真思考后说道:“陛下,工匠们掌握着精湛的技艺。”

“去当工匠的考生能深入了解到工艺制作的流程和精髓,这对于推动我大明的手工业发展、提升国家的工艺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而且,工匠们的专注和执着精神,也能感染这些考生,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谨和负责。”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对视一眼,杨荣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这三个行业各有其独特之处,都能让考生们学到不同的东西。”

“去田地能培养他们的悲悯之心和对基层的了解。”

“去经商能锻炼他们的商业头脑和应变能力。”

“去当工匠能塑造他们的工匠精神和专注品质。”

“很难说哪个行业的考生更有潜力,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在这七天的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朱允熥听着众人的回答,微微颔首,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你们所言皆有道理,朕安排此次考核,就是希望考生们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了解不同行业的情况。”

“无论他们选择哪个行业,只要能用心去体验、去思考,都能有所收获。”

“朕期待着他们七天后的感悟,看看谁能真正从这次体验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几人听了朱允熥的话,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深知,这次考核不仅仅是对考生们知识和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综合素质和人生阅历的一次提升。

而朱允熥的这番话,也让他们对这次考核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