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抗联岁月 > 第150章 团总结大会

第150章 团总结大会(2/2)

目录

简单询问三连的情况,这支部队由参谋长亲自指挥,前身便是军部警卫连,经过半年的发展,兵力倒是没有减少。比起一连和二连,可谓是兵强马壮。

寒暄几句,陆北一一向许久未见的战士们握手打招呼。

一百四十几名战士蹲坐在林间,等待会议开始。

代理政治部主任李兆林先是说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战斗,充分肯定留守部队在主力西征后,极大牵制住江北地区日伪军的注意力,巩固了江北地区游击区,给予日伪军极大的沉痛打击。

随后,他又说了一下部队的损失,给牺牲的指战员们进行追悼,一一将牺牲同志的姓名和战斗经过说出来。这是凝聚队伍团结和战斗力的好办法,不愧是政治部主任。

追悼会结束后,开始对于一部分指战员的问题尖锐的指出,让士兵委员会的委员上去发言。

发言的是一名从东河子煤矿加入队伍的战士,跟随吕三思在鹤立、鹤岗一带活动。初次登台,对方很害羞,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是踊跃发言。

“诸位战友们、首长们好。

我叫王友欣,老家在辽宁黑山,之前在铁匠铺里当工,被汉奸保长骗到鹤岗给日本人挖煤。当矿工的日子很辛苦,吃不饱饭,还要遭到日本监工的欺负,抗日联军来到煤矿厂,将我解救出来,让我明白道理。

这次战斗,我是二连的一名步兵,跟着吕团长在鹤立一带战斗。吕团长人很好,关心我的生活,还给我缝衣服,晚上还给我们办学习班,教我们识字,以前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加入抗联之后,我已经认识三百多个字。”

说完,对方朝着吕三思立正敬礼,感谢他的帮助和关心。

王友欣继续说:“但是在联合第四师同志们的行动中,因为叛徒出现,导致队伍被日伪军包围,很多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大家对吕团长很有意见,认为他指挥错误,致使队伍遭到包围。但也有很多战友认为,更多原因在叛徒身上。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士兵委员会召开总结会,听取每一位战士的意见,经过很多次讨论。

第四师的曹队长也向士兵委员会进行汇报,主动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二连士兵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第四师曹保义队长对于部队战士的思想教育不合格,在总结会上反省不够,需要立即改正。

对于吕团长的问题,士兵委员会经过讨论,认为吕团长负有冒进的一定错误,但责任并不完全在于吕团长。他的自我批评,也是不行的,完全将自己脱离于队伍,导致队伍在面临危险时,内部意见不统一。

这是我们二连士兵委员会的意见,代表委员王友欣向政治部及全团指战员做出报告。”

‘哗啦啦~~~’

“哗啦啦~~~”

话音落地,坐在担架上的陆北使劲鼓掌,不仅他在鼓掌,在场的全体指战员都在鼓掌,李兆林主任也鼓掌。这绝非是和稀泥,而是来自战士们的心声。

士兵委员会制度很好,他们已经充分将自己视为军队的一份子,是主人翁。士兵有参与感,有决断权,对于上级可以批评。

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军队绝不同以往军队一样,士兵对于长官是不可反对的,长官对于士兵是拥有绝对权威的,哪怕是长官做错,也应当是士兵执行错误。

陆北在训练新兵的时候便着重强调,要进行民主,要多开展总结会议,无论大的战斗或者小的战斗,都需要在战后寻找合适的时机,去检讨其中的不足。

应当相信,士兵对于一切好的和较好的干部是不会不加爱护的,对于问题是不会视而不见的,是包容的,愿意给予机会去改正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