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2)
到了金陵,你提交了账册,还有一路颠簸剩下的钱粮和税款。
户部的人一检查,发现对不上?
他们会说:“抱歉,回去吧,账目对上了再来。”
为了避免大家疲于奔命,前往户部审核的地方官员都随身携带着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做法原本源自元朝的习惯,却一直未被明令禁止。
然而,朱元璋发现这种空印的做法后,却极为反感。
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他极其厌恶蒙古元朝时期官僚们的舞弊行为。
同时,他把贪官污吏视为一生的敌人,认为使用空印会为贪污提供便利。
所以,当他发现问题后,处理方式简单直接:我朱某人可不是提不动刀,你们为何如此嚣张?
此刻,虽然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杀戮,但朱肃听着殿内的对话,他已经可以预见——
等到胡惟庸走出宫门,朱元璋的追兵就会遍布金陵,大明各地将有许多人因为这场怒火而丧命。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肃只是轻轻挠了挠头,心中犹豫着是否应该插手干预。
胡惟庸弯腰驼背,灰溜溜地被朱元璋骂得满头是包地退出了屋子。
朱肃见此情景,赶紧起身,与胡惟庸肩并肩,相视无言,两人就这么默默无言地交错而过。
“爹!”
朱肃提高嗓门喊了一声,声音里透着股欢快的味道,似乎心情大好。
但此时的朱元璋,正直火冒三丈。
“喊什么喊!”
朱元璋一掌拍在桌上,书房外的宫人立刻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他看着朱肃那副大大咧咧、毫无忌惮的样子,火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你就知道得意,告诉你,这笔账我记下了,下次你再惹事,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嗯嗯嗯,知道了。”
朱肃双手背在身后,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随意地点了点头。
他这副模样,显然是在挑衅朱元璋,果然,这立刻激起了朱元璋的怒火。
朱肃的想法很简单,生气就要发泄出来,闷在心里只会更糟。
所以,他决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逗父亲开心,那就是彻底激怒他,让他打自己一顿,这样一来,父亲的心情也许会好一些。
然而,他的计划并没有如他所愿。
朱元璋的反应出乎朱肃意料,他没有继续发火,而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缓落座回到龙椅上,目光落在桌案的奏折上,沉默不语。
朱肃看着他,心里不知怎么就泛起了一丝同情,忍不住开口道:
“爹,你这是怎么了?不就是一个空印案嘛。”
“哈……”
朱元璋闻言,露出一丝苦笑:
“空印案?你懂什么,他们竟然敢在钱粮的事情上糊弄朝廷,这岂能不让人愤怒!”
话音刚落,朱元璋的情绪又激动起来,一掌拍在桌上,桌面上的物品跟着震动,发出“砰”的响声:
“最让人心寒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