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 > 第132章 起高炉,练玄铁

第132章 起高炉,练玄铁(1/2)

目录

要本军师看结果?”

嬴政眉头微微一皱,不满道:“如今看来,何来的结果?这些莫非是公子一人意淫而已,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吧!”

嬴轩毫不留情地发出了嘲笑的声音,进而道:“军师,你可知,九嵕山在什么地方?”

九嵕山?

嬴政可太熟悉了,当年他第一次走出帝王陵,就是在上面看着嬴轩的军队奔赴长城,而且,这一座山上的芦荟制成的芦荟胶,嬴政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但是现在可是提起百炼钢的事情,和这座山有什么关系……

莫非……

嬴政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迟疑道:“莫非,公子说,这九嵕山中,有着一座铁矿山?”

这一次,轮到嬴轩微微点头了,狠狠地给嬴政点了个赞:“军师果然是聪明人,反应就是快!”

一瞬间,群臣哪怕是嬴政的目光都亮了起来,甚至是嬴政都忘记了反驳,迟疑但是却又不可思议地看着嬴轩——

“九嵕山距离咸阳不远,其山中铁矿石足够支撑大秦百年所用!开采九嵕山,既便于运输,又能够节省运输费用,何乐而不为?”

“而且在九嵕山处,内史城中,还有着无数的煤矿可供开采——更何况,九嵕山也在内史城中,到时候一起开采,一起运回,节省人力物力,并且也能够鼓励那边的百盈司成为开采的大头,给予百姓就业机会!”

“开采的地方,如果与百姓息息相关,朝中也要按照市场价格去进行补偿,这件事情,不得有误,否则容易让百姓对我大秦失望!”

这内史城,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那就换个名字,这个地方,就是未来的铜川大地。、

嬴轩还是很有思考量的,九嵕山上的铁矿,正如嬴轩所说,足以支撑大秦百年的基业不断,而在铜川大地之上,煤矿更是丰富无比,比起一般的木炭的效果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完全可以改写如今百炼钢的十六换一的剧本!

嬴政思索了一下,随后问道:“且不说到底有没有矿石,这些矿石运回咸阳,也是一笔不小的钱,难道说,你有什么办法快速运回来吗?”

只听嬴轩看了一嬴政,侃侃而谈:“九嵕山矿石丰富,我们先派人去开采,然后将一些粗麻绳泡入盐水之中用来捆扎裹着粗布的矿石,将每一辆车都进行特别加固——车轴用铁箍包裹,车轮钉上铁皮,而拉扯的绳子用厚实的牛皮绳帮绑着即可。”

“如果说山路崎岖,我们可以铺上滚木以方便通行。坡度太大的地方,我们就将车板拆下,用‘之’字形路线绕山爬升,每隔一里换其他役夫赶路即可——这些役夫,到时候去咸阳城中百姓、咸阳宫内有力气的武将前去充当,一定要做好赏罚制度,且监督制度也要做好,此事乃是我大秦重中之重事,不得有误!”

这些方法说完,百官都愣在了原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种方法,之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而且,脑测一下,似乎真的可行!役夫每一里就换一轮班,并且还可以带动百姓的经济增长,更是军民协力,无疑也是可以让百姓重新认识一下秦军!

九嵕山上的情况,嬴政最为清楚,而听了嬴轩的方法,哪怕是他,也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实在是没有比这些方法最好的方法,那么,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

“公子在这里说那么多,准备那么多,那若是这九嵕山没有公子所需要的铁矿,难道说,要我们先召集人再去,到时候,岂不是扑了一场空吗?”

“那军师请看,这是何物?”

看着嬴政还是不相信的样子,嬴轩拍拍手,令一位武将端出了一个木盘子,上面正盖着红布,而在走近嬴轩的时候,则是直接将红布打开,打开了

一打开,百官的眼睛一亮,只见其正中央正摆着一小摞玄铁,而在旁边,则是一些乌黑的煤炭!

虽然众人不知道什么是煤炭,但是大家也见过木炭,部分武将一眼就看得出来,这种煤炭一定是拿来锻造的好燃料!

“这些玄铁,正是当时本公子派人前去搜寻芦荟的时候找到的,而这些黑黑的东西,叫做煤炭,其彻底点燃之后,能比木炭耐久数倍不止,而且其温度也会迅速提升!是炼铁的好材料!”

“这铁矿,乃是玄铁矿石简单锻造而成,之后只要锻打成钢,比起一般的铁器将会更加坚硬而锋利,光是这些,就足够打出两柄铁剑!”

说完,嬴轩的目光落在了嬴政的身上,缓缓道:“军师,你觉得如何呢?”

嬴政身子微微动了一下,以他的目光,虽然说不认识木盘之中的玄铁,但是单看成色,定是一块绝世好铁!

按照嬴轩的说法,九嵕山中全是这种东西?而且在内史之地,还有这旁边的那些黑黑的——煤炭?

这,怎么自己之前没有发现呢?这好处都被嬴轩捡走了?

“这种铁……若是要加以锻造成为百炼钢,恐怕的需要一些特殊方法才行,否则不足以将此铁炼制为百炼钢!”

但是嬴政是什么人,虽然不知道玄铁,但是通过多年对于矿石的观察,一下子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嬴政说的没错,这玄铁确实是难以锻造,其最佳锻造百炼钢的温度是一般铁矿石的数倍不止,如果说锻造的温度达不到需求,其恐怕只会是沦为废铁!

“此事,军师不用担心,本公子虽然坐在龙椅之上,但是,还是略懂一些打铁技巧的!”

嬴轩哈哈一笑哦,随后摆摆手:“诸位,同我去一趟炼丹房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