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早已遭遇不测(2/2)
我对鳗鱼有所耳闻,但不知道与这个所谓的“地龙”是否有联系,而且听说它也是一种药材,也就是雨天在泥地里常见的蚯蚓。
但我清楚事情没这么简单,考虑到之前周文天的表现,他是那种面对众多敌人也毫不畏惧的人,如今竟被某种东西伤成这样,真不知是我们运气好没有遇到,还是他的不幸。
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将他们二人带到了篝火旁休息,然而,这一番折腾耽误了我们的计划,对于何时能够完成挖掘工作成了未知数,总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进行下去。
俗话说得好,同行必争,既然盗神门的人来到此地,自然是冲着札水岭下的古墓而来。
赵大宝与周文天之间似乎有着不解之仇,今晚终于找到了机会反击,赵大宝几乎每说三句话中就有一句是在讽刺周文天。
周文天则眯着眼睛,慵懒地靠在锦伊身上,偶尔回应几句,而锦伊的目光仿佛能杀人一般盯着赵大宝,如果眼神真能造成伤害,赵大宝恐怕早已遭遇不测。
我好奇地问洛音,“你提到的地龙到底是什么?”
洛音解释说,在百年前的北安有一种独特的生物,它长得像蛇却不是蛇,没有牙齿但唾液有毒。
这种生物虽不致命,但最长可达数十米,粗如水桶,是杂食性动物,甚至传说会吃人,当地人称其为土龙。
小时候,当地吓唬小孩的话就是“把你扔去喂土龙”,这成了洛音童年的一个阴影。
后来她上大学后研究发现,所谓的土龙其实是一种名为地鳗的巨大史前软体生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喜欢夜间活动,特别是在有雾的夜晚最为活跃。
我们谈话时,赵大宝一边继续对周文天冷嘲热讽,一边竖起耳朵偷听我们的对话,他突然插话问道:“真的是这个东西吗?”
周文天先是默默点头,随后补充道:“刚才攻击我的那条地鳗大约四五米长,估计活了五十年左右。
如果不是我及时反击,现在已经被它吞下肚了,篝火是防御它的最佳手段,绝不能让它熄灭。”
赵大宝不屑地瞥了一眼,反驳道:“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吗?还用得着你说。”
锦伊关切地询问周文天是否真的没事,从她的神情和语气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显然超出了兄妹之情,周文天安慰她说自己没事。
赵大宝低声咒骂,抱怨连连,同时警惕地环视四周,我也跟着他的视线看去,心里顿时一紧,不知何时起,周围已弥漫起了浓雾。
在我们所在的札水岭,天空依然清晰可见,但四周却已被厚重的浓雾所笼罩,那雾气不仅让远处的一切变得模糊不清,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前所未闻的异样气味。
我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立刻叫赵大宝拿出我们随身携带的一包口罩。
出发前,由于未能购得防毒面具,我特地买了一些棉口罩,并计划如果遇到空气质量问题时,可以将口罩浸湿使用,以期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
尽管天气逐渐回暖,但在后半夜佩戴浸湿的棉口罩还是让人感到寒冷刺骨,牙齿不由自主地打颤,然而,万一这浓雾中真的含有有害物质,这样的措施至少能提供一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