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价值连城(2/2)
赵大宝一边开车一边问我:“程哥,血经书没带吧?”我回答:“埋你家了,你家那院子乱得像个垃圾场,没人能发现藏在哪里。
考虑到安全问题,没必要再拿东西过去,先探探对方的情况再说。”
航天桥是一座大型立交桥,最初因桥东边是马神庙村而得名“马神庙桥”,但在建设期间得到了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所的支持,为了表彰其贡献,最终命名为“航天桥”。
根据地址,我们找到了一座古老且庞大的四合院。
虽然京城城里还有很多四合院,但大部分集中在二环内,这里位于西三环中路和阜成路的交汇处,这里的四合院已经很少见,可见这位买家身份非同寻常。
轻轻敲响那扇朱漆大门上的狮子头门环,不多时,门缓缓打开,一个光头男子出现在眼前。
他身材高大,约莫一米八的样子,皮肤光滑细腻得足以让南方人都羡慕不已。他面无表情地瞥了我们一眼,冷冷问道:“你们找谁?”
赵大宝毫无惧色,朗声答道:“是钱牙子让我们来的。”
“哦,原来如此。”那光头男子侧身让路,“那就请进吧!”于是,我和赵大宝便从容不迫地走进了这座四合院。
随着他的引导,我们穿过了一进又一进的院子,发现这竟是一座四进四出的大宅邸,每一根实木廊柱都粗壮得超乎想象。
在清朝,官员被分为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最高级别的官员能够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在生活待遇上享有极高规格。
他们退休后不仅能享受丰厚的福利,有功之臣甚至可以全额领取俸禄或得到晋升。而他们的住所也根据官职大小有所不同,采用的是“福利房”制度。
例如,正一品官员可居住二十间房组成的三进四合院;只有王爷这样的显赫人物才能住进四进四合院,即所谓的“大宅门”。
当我们来到正厅时,看到钱牙子正坐在太师椅上与一位戴老花镜的老者交谈。这位老者年纪已近百岁,身着类似清代的蟒袍,头顶悬挂着写有“厚德载物”的金色牌匾。
“说曹操曹操就到。”钱牙子起身向我们打招呼,并对老者说道:“金爷,他们来了。”
我与赵大宝相视一笑,随即恭敬地称呼:“金爷。”金爷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做了个请的手势:“小伙子们,请坐。”
然后转向钱牙子问道:“哪位是小赵的孩子?”钱牙子指了指赵大宝回答:“回金爷,就是这位健壮的年轻人。”说完,他又朝我抱拳示意。
“我跟小赵,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他不过是个毛头小伙子,谁能想到,现在他的孩子都这么大了。”金爷说着,目光转向我,突然眉头一皱。
赵大宝却笑嘻嘻地回应:“原来金爷和我家老爹也是旧识,这么说来,我还得尊称您一声金爷爷呢。”
金爷摆手示意:“称呼什么的无所谓,我对这些不太在意,你们直接叫我老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