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就这么定了(2/2)
毕竟中间牵扯到一条人命,贺兰怎么可能轻易忘记那位老爷子。包括辣椒油,其实她也早早就在心里有了规划,但是碍于现实,辣椒油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根本做不成事。
“我不是不想办专门生产辣椒油的厂子,我是没有那个能力。”贺兰正色道,“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原材料的问题,甘谷辣椒的运输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辣条的用量相对较少,因此运输成本还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做辣椒油就不一样了,辣椒油的用量巨大,运输成本的叠加势必要体现在零售价里。我算过,一瓶辣椒油起码也要卖到五六块钱以上才能保本,不是很有市场竞争力。”
江仕春:“可以去当地建厂,直接省掉一半的运输费用。”
贺兰望着他无言好一会儿,回道:“我也想,可是人生地不熟啊。”
有江仕春在,汝辉在卫宁的发展依然三步一坎五步一坑,去外地开分厂贺兰想都不敢想会有多少困难等着她,说是九九八十一难估计都不为过。
“难道只有甘谷辣椒可以做辣椒油?别的省份就没有能做辣椒油的好辣椒吗?”江仕春微微一笑,手指轻点贺兰的手背,说道:“比如贵州,我听说那里的辣椒就不错。”
贺兰脑子里轰的炸开一朵烟花,贵州?难道她就是未来的老干妈?!
等不及第二天去厂里商议,贺兰在路上就打电话把陈进峰和张松年都叫到了家里。
“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她在房间里一边踱步一边忍不住搓手,“与其跟鼎誉国际在膨化食品上龙争虎斗,不如干脆另辟蹊径,哪怕是作为准备的退路也好。”
陈进峰眉头紧皱,说道:“你确定贵州的辣椒适合做辣椒油?”
“确定。贵州的辣椒不比甘谷的差,做出来的辣椒油肯定畅销。”这还用问吗?老干妈最初可是在国内市场行成过垄断的,虽然其后出现了诸多仿品,但论地位老干妈始终首屈一指,畅销海内外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张松年说道:“办厂不是小事,各个环节必须确保都打通了才能行动,我担心我们没那么容易打通当地的环节。”
贺兰微微一笑,说道:“我刚刚忘记说了,说服我去贵州开分厂的人是江仕春。”
江仕春是谁?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怎么会劝贺兰去贵州开分厂?既然他说了,那么证明当地一定有他坚实的人脉基础,且还是非常靠得住的人脉。
张松年瞬间将期待值抬高一个八度,说道:“确定?那一切就好办多了。”
陈进峰又抛出一个新问题:“谁去主持新厂工作?”
张松年去年在沿海地区泡了整整一年,好不容易将销售网理顺,回卫宁还不到三个月时间,再将他外派出去多少有点欺负老人家。陈进峰也不行,他是陈庄村的半个定海神针,他走了谁来安抚村里大大小小的股东?
那就只剩下一个人选了。
贺兰打了一个响指,道:“我负责开山,陈雪华给我打辅助,稳定之后再将一切交给她。”
“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