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好人苏大强(1/2)
王雨生见证了历史,同样也记录了历史。
就那种最高清的无人机,就放出去了100一台。
还有10台高清的摄像机。
把整个过程全部丝毫不差的记录了下来。
王雨生当然是高兴的,没有见了这一幕不高兴的。
中午,在京城饭店,宴请宾客,王雨生当然也在邀请的行列。
每道菜都可以打满分的存在。
这比那些什么所谓的西餐牛逼太多了。
不说别的,就这么个水煮白菜,就能吊打那些牛逼的西餐。
下午开了个简单的多方会议。
主要就是讲一些政策。
王雨生也就大概听了听。
这次回来的人很多,虽然夏国建立了,可是这里毕竟是更多人的根。
他们的首选肯定是这里,必选的话才是夏国。
王雨生自然知道,也不会强求,只能提高所有人的待遇的前提下,在画上情谊和大饼,来网络一些人。
有了他们,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加入。
会议开过后,淮安同志找了过来,上次王雨生说过了,要建交。
要是不同意,王雨生也没法子,同意了那就是更好,以后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这边刚建国,外交部刚成立,王雨生就递交了自己的建交书。
这边也直接同意的。
嗯,比老苏快了半天,老苏是第二天提交的。
双方达成了多项合作。
比如粮食和水果的进口,还有一些工业品的进口,而王雨生则需要的是各种的矿石和矿产。
总的来说,王雨生是绝对的不亏。
而且王雨生还拿出来了算是盗窃版本的拼音,以及一本精装印刷的字典。
当然了,这里的字是简体字。
简体字并不是谁造的,而是在宋就已经有了,往前推,也有在用。
真正得到大力推广的是1935年简体字推广运动。
这种东西已经在大夏普及了,为了普及,王雨生可是没少操心。
现在各种张贴的政策,也都是标了注音的,最早可是学习的,都已经能磕磕巴巴的读下来了。
正好交给国内,让他们也加速一下教育普及。
有了这两个东西,淮安同志那是相当的高兴。
这下让两个地方的语言和发音一下子全都打成了一致。
以后不管是交流还是什么,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至于后面谈的,那就是对国内的多一些援助了。
王雨生现在东西不多,工业物资大夏自己还不够用,肯定不能拿出来。
不过现在最多的就是粮食。
基本上全部机械化。
几百万人种出来的粮食绝对能够上亿人吃。
可整个大夏才有多少人?
于是……王雨生援助了一大批粮食过来。
国内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其实并不是那些工业品,而是粮食。
双方一拍即合。
至于合作,还有很多都需要慢慢的谈,一项一项的谈清楚,这样才好合作。
王雨生计算了一下,自己大概需要在这里待一个月的时间了。
反正回家没事。
至于媳妇的产期,已经看过了,到明年初。
自己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时间很充足,足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