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王凌在明末 > 第345章 大明第一台汽车

第345章 大明第一台汽车(1/2)

目录

其实,在大明飞天一号飞机试飞前,比飞机更容易的汽车和火车已经制造出来了。

在内燃机成功问世后,大明马车公司总经理葛通就考虑将内燃机用到马车上。

赵敏高瞻远瞩,决定成立大明第一汽车制造公司,专门生产汽车。

大明第一汽车制造公司总经理由赵敏提名葛通兼任。

永昌十年深冬,紫禁城养心殿内炭火烧得正旺,赵敏手持一份烫金文书呈给御案后的永昌帝。黄绢上\"大明第一汽车制造公司\"的题头在烛影下泛着墨光,殿角铜漏滴答声里,皇帝手中狼毫在奏疏上落下\"准奏\"二字,笔尖力透纸背,将案头镇纸下的《天工开物》某页关于\"火轮车\"的记载映得发亮。

三个月前,葛通在大明科学院第一次见到那台突突冒黑烟的内燃机时,立即意识到马车时代快要结束了。

大明马车公司立即成立了“汽车研究中心”。

永昌十一年春节刚过,大明第一辆汽车制造成功。

葛通的想法很简单,在四匹马拉的四轮马车车厢前面加装一个架子,架子上装上内燃机、方向盘和驾驶座椅,一辆简单实用的汽车便制造成功了。

第一辆汽车试车时,还选择在西苑校场,永昌帝与皇后朱媺娖、贵妃张雪、赵敏以及太子王锦繁、焕景郡王王锦世、庆安郡王王锦盛、昭文郡王王锦华一块参加了试车仪式。

驾驶第一辆汽车的是该汽车设计工程师葛云生,是葛通的义子。

葛通的儿子在临清大屠杀中遇难,收养了一在临清大屠杀中幸存的孤儿为义子,现在已成长为一名汽车工程师。

永昌十一年正月初七,京华初雪未消,西直门外的厂房里传出第一声机械轰鸣。葛云生握着从江南运来的黄铜方向盘,看着义父老泪纵横地抚摸车厢前新焊的铁架——那是依照古法车舆形制设计的支撑结构,四根云纹雕花木柱撑起内燃机,下方传动链条与车轮轴的衔接处还缠着红绸,这是赵敏特意交代的\"新车点睛\"礼。

试车当日的西苑校场被晨雾笼罩,九鸾金顶车驾停在观礼台旁,皇后朱媺娖的翟衣绣着展翅银鹤,与张贵妃裙裾上的丹凤纹相映成趣。十四岁的太子王锦繁按剑而立,腰间玉佩随呼吸轻晃,身后三位郡王早已按捺不住,十五岁的王锦盛指尖摩挲着军校制服上的铜扣,十二岁的王锦华正偷偷踢开脚边积雪。

\"启禀陛下,试车准备就绪。\"葛通的官服下摆沾满机油,却顾不得擦拭,单膝跪地时腰间牛皮工具袋发出轻响。永昌帝抬手示意,观礼台上立刻响起丝竹之声,三十六名锦衣卫举着\"大明汽车\"的杏黄旗绕场三周,旗角掠过处,葛云生已坐进驾驶位,双手握住方向盘。

第一次启动足足用了七次点火,当活塞终于发出规律的爆鸣声,汽车缓缓启动时,橡胶车轮碾过校场,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葛云生专注盯着前方,方向盘传来的震动顺着手臂直达心脏,绕过第一根标杆时,他瞥见观礼台上皇后轻轻按住了太子欲动的手。

绕行第二周时,内燃机突然发出异响,车速骤降。葛云生停下车,场边维修工跑来抢修。

第三次启动成功后,车速提到了十五公里,绕过观礼台时,王锦华突然指着车厢大喊:\"父皇、母妃,钢铁怪物!\"

汽车终于恢复正常后,葛云生独自开着车在西苑校场绕场三周,速度只有二十公里每小时,看来还是不太成熟。

不过万事开头难,永昌帝的几个儿子跃跃欲试,想坐上这台不用马拉的汽车一探究竟。

已经十五岁的王锦盛正在大明军事学院学习,年少气盛的王锦盛对永昌帝说道:“父皇!儿臣想开一开这台汽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