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姚兰亭 天幕篇 (26)(2/2)
“永乐四年,您发兵三十万征讨安南,这场仗持续了许多年,粮草、军饷和战后治理费用庞大,若是不想安南地区生乱,这笔银子少不了。”
“永乐十九年,咱们正式迁都,这又是一大笔银子。”
“三宝太监下西洋,我大明表面是威风了,但是单次造宝船就需要耗费约二十万石粮食,是咱们国库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永乐大典》您下了死命令,不能停,社仓新建,皇室赏赐,技术研发,您自己算算。哪一样不要钱。”
朱高炽知道,若是不遏制住他爹的这个想法,大明的财政是真的要崩溃了。
不说别的,夏原吉就得哭死,人家头上那仅剩的几根独苗苗了,不能给人家留着吗?
夏原吉因为出色的财政管理能力受到了永乐帝的重用。
当年他还在太学的时候因为勤勉严谨,被明太祖朱元璋破格提拔为了户部主事。
永乐年间,他又被提拔为了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权。
若要说他夏原吉是大明第一铁公鸡,估计没人能跟他抢这个称号。
“难道朕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什么也不做吗”
朱棣负手而立勃然大怒。
朱高煦看热闹不嫌事大对着膘肥体壮的大哥道:“老爷子说的不无道理呀,大哥,这仗咱们得打呀人,天幕上那小姑娘都说了,咱们这个时期正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咱们可不能落后啊。”
“老二你少拿着鸡毛掸子当令箭,左右现在是你监国,我也不管了,你们若能倒腾出钱来,我何苦拦你们。”
朱高炽顿了顿又道:“爹若是想做些什么,不如把夏元吉放出来。”
夏元吉此人以民生为重,多次因为反对劳民伤财的政策而触怒他爹。
直到永乐十九年,他劝阻朱棣第三次北征,直言“军马储蓄十丧八九,内外俱疲。”
结果直接被暴脾气的老爷子下狱抄家。
“您还把人家家给抄了,结果是什么,人家家中仅存布衣瓦器,可见其清廉。”
“这几年你没少关照他吧,朕倒是听说了,他在牢狱之中好似过得还不错。也是,有太子爷的照拂,即便困于牢笼之中又有何妨?”
朱高炽端正的跪下冲着老爷子磕了一个头。
“爹,他是忠臣,一心忠诚于咱们大明,他为国为民,这么多年来一直为了咱们大明奉献自己从无私心,咱们不能伤了这样一个忠臣的心,让他滚烫的鲜血渐渐凉透。”
朱棣倒是不言语了。
老二也不敢吭声。
难得见到老大这么严肃。
朱棣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道:“他的小日子过得不错,老大啊,再等几年吧,等几年你亲手把他放出来。”
朱高煦听着这话不太对。
他凑了个脑袋指着自己问道:“不是,爹,那我呢。”
朱棣上下打量着朱高煦身上的华服美袍。
“你看看你自己,尖嘴猴腮,哪有一点帝王之相。”
“朕若一朝驾崩,你大哥的征北大将军可就没了,老二啊,你来接替我的位置,日后便一心一意的做你大哥的征北大将军吧。”
朱高煦指着自己的手指颤抖了起来,整个人咬紧牙关。
“我尖嘴猴腮?我没有帝王之相?”
他气嗖嗖的将自己的穿着的蟒袍解开丢了下来。
朱高炽只是跪着不说话,额头贴近地面。
“那他呢?他就有?”
胖乎乎的,一副憨厚老实的窝囊样,这样的人就有帝王之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