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 第184章 针锋相对,强推新政(上)

第184章 针锋相对,强推新政(上)(2/2)

目录

她没想到,自己这位夫君,不仅雄才大略,于这等启蒙教化之功,亦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构想。

“夫君,这……”蔡琰抬起头,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赞叹。

“此乃我欲编撰推广的蒙学读物,暂名《三字经》与《千字文》。”袁尚解释道,“意在让更多百姓能识文断字,开启民智。只是我于细节处记忆模糊,难免错漏。想请你这位大才女,帮我斧正完善,不知可愿屈就?”

蔡琰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是对她才学的认可,更是将如此重要的、关乎冀州未来的大事托付于她。

她用力点头,郑重道:“能为夫君分忧,助益百姓,是文姬的荣幸,岂敢言屈就。只是,此事干系重大,文姬定当竭尽心力。”

“哈哈,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袁尚大喜,“不必有压力,慢慢来。若有不明之处,随时可以问我,虽然我可能也记不太清……”他挠了挠头,露出一丝窘迫。

蔡琰被他这难得一见的模样逗笑了,嗔道:“夫君又取笑我。”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温馨而融洽。袁尚又陪着蔡琰说了些体己话,叮嘱她保重身体,莫要太过劳累,这才起身告辞,将完善蒙学读物的重任,正式托付给了蔡琰。

接下来的几日,刺史府内外,一片繁忙景象。《三字经》、《千字文》的修订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蔡琰展现出了惊人的才情和效率,她沉浸于书卷之中,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蹙眉沉思,与袁尚、徐庶等人反复推敲字句,力求尽善尽美。

与此同时,荀攸也开始着手幽冀两地的协调事宜,以及书院的筹建规划。他每日奔波于刺史府各处,与各部门官员商议细节,制定章程,整个邺城,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起来。

南郊的窑场,日夜窑火不熄,水泥产量节节攀升,为冀州各地的大兴土木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如同血管般,在冀州大地上延伸开来,连接起各个郡县,极大地促进了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

工坊城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一座座崭新的房拔地而起。

邺城内外,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势。

然而,在这表面繁荣的景象之下,暗流也在涌动。

邺城,范府。

范岄脸色阴沉地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一封刚刚送达的密信,信纸上寥寥数语,却让他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家主,洛阳那边,可是出了什么变故?”管家范忠小心翼翼地问道。

范岄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凝重:“十常侍……要对袁尚动手了。”

范忠闻言,脸色微变:“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可……袁尚如今在冀州根基已稳,又有圣旨支持,恐怕……”

“恐怕什么?”范岄冷哼一声,“十常侍权倾朝野多年,岂是易与之辈?袁尚不过是羽翼未丰的小儿,真以为得了点小利,就能与朝廷抗衡?”

他将信纸递给范忠:“你自己看看。”

范忠接过信,仔细阅读,脸色愈发难看。信中言明,十常侍已在朝中散布流言,在朝会上罗织罪名,弹劾袁尚在冀州擅权,大兴土木,名为改革,实有割据之心,意图不轨。并已联合朝中御史,准备在朝会上弹劾袁尚。

“这……十常侍当真要置袁尚于死地?”范忠声音有些颤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