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微臣有奏(2/2)
他说完后,又连着有几名大臣出班,意思都一样,梁之佑不能换。
“说这些话的都是六族一党,还有首辅的人在跟着参合。”
萧亦山继续观察,他要走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大胆!”礼部尚书赫然出列,对着刚才那些人就是一通狂怼:“梁之佑有什么才能陛下自然清楚,调任而已,竟如此大惊小怪,莫不是你们这些人跟梁之佑有什么瓜葛?
哼,臣听闻,梁之佑在玉门关假列兵源,每年吃下几十万两空额,那些钱该不会也进了你们的肚子吧?”
这话一出口,火焰筒当即就炸了。
萧亦山发现,朝堂也并非自己想象的那般井然有序,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该吵的时候,这些大人也不比街上大妈弱上多少。
皇帝似乎也不着急,张煜更是岿然不动,此刻心底里大概都是在盘算。
看着张首辅以及他手底下那些大臣的表现,萧亦山猜测:“此事皇帝必然是绕开了内阁,不然,那些人也不会这么大反应,张首辅不发话,或许是有些措手不及。”
萧亦山后来才知道,梁之佑的侄儿一年前迎娶了一位娇妻,却正好是张首辅一位学生的妹妹。
此刻,大太监赵德海的声音响起:“肃静!”
他拿起一本奏折,冲着大臣们说道:“这是梁总兵呈给陛下的奏折。”
随即,赵德海当着众人高声念道:“启奏陛下,臣梁之佑驻守玉门关多年......望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
听完这份奏疏,许多大臣顿时面露愕然,哑口无言。
赵德海接着又将奏疏递给了张首辅,张煜看了几眼,随即冲众人说道:
“既然梁之佑主动辞官,陛下又定了接替的人选,此事便不可再议。”
张首辅说完,朝中便是一片寂静。
这时,隆景帝道:“今日苏太尉重登朝堂,朕心甚慰,太尉大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苏远道从班列中缓缓走出,躬身道:“启奏陛下,那梁之佑曾经是老臣的学生,老臣知晓其才,其性格果敢好胜,任命其赴任经远沙场,正好能够发挥所长,相反,放在内关之中,反而会使其腐朽,此次任命,足见陛下之圣明。”
“陛下圣明!”
刹那间,朝堂许多大臣纷纷齐声高呼。
那场面让萧亦山感觉一阵汗颜:“好厉害的苏远道,十年不问政,一朝回朝,居然能引起这等气势。”
看样子,张首辅牵起来的这根线也断了。
也不知梁之佑的这份奏折是什么时候呈上去的,总之一定很快。
在苏远道面前,梁之佑只能认命,他不敢违抗自己的这位老师。
张党与六族此刻偃旗息鼓,没再发表任何意见。
早朝结尾,便是一些京畿之事,萧清远是曲曜县县令,这时候本该他发言,
可老爹是什么人?
要让他在朝中出班进言,简直等于要了他的老命。
“老子不敢说话,那就让儿子来替你说吧。”
罢了,萧亦山操控着老爹,从班列末尾走出,上前几步,冲皇帝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