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谈一下跟九族有关的事情(1/2)
和对常茂不同,朱元璋再次收敛起暴怒的情绪,反而是倒了杯茶,细细品着,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熟悉朱元璋的人都会明白,他骂人是第一阶段的生气,平静则是第二阶段,倘若到了第三阶段嬉笑,那这个人肯定就没救了。
“冯胜,你说,为什么你在军营中,却派了蓝玉和常茂去接受纳哈出的投降。朕觉得你老成持重,所以才没多问,结果你竟然让他们两个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该当何罪?”
冯胜也不多废话,直接跪倒磕头。
“启禀皇上,此事确实是臣有失职的地方。但是当时蓝玉离纳哈出大营最近,臣也想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没想到却造成了这等结果,臣有罪,还请皇上怪罪!”
朱元璋冷哼一声。
“光会认罪有什么用?仗打得好,人也得做得好才行。你在辽东统兵的这段时间,朕收到了不少关于你的奏报检举,有人说你私藏好马,没有上报,可有此事?”
冯胜心头咯噔一下,他想到了帖木儿送来的十匹汗血宝马,自己确实没有向朱元璋汇报,但是这件事情太小,知道的人也没有那么多,没想到朱元璋在军中也有探子,他只好认栽。
“启禀皇上,确有此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冯胜最起码还算有点担当,自己干了的事情就绝不逃避。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朱元璋的情报网,他推脱说谎也没用,朱元璋肯定是手里有充足的证据才会向他发难。
“朕再问你,你可有派人去向纳哈出的妻子发难,以谋求奇珍异宝?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人家王子才死了第二天,就要去强娶人家女儿,结果导致人家宁死不降,然后还损失了三千骑兵!”
“这……”
“回答我!”
朱元璋一声怒吼,直接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到了。冯胜此时也是骑虎难下,他这些事情确实都有,都是当兵多年留下的坏习惯。有些是他指使,有些则是手下人擅自做主。他本以为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很好,不会被发现,却没想到朱元璋早就了如指掌了。
“启禀皇上,确有此事!”
见冯胜坦白,朱元璋也忍不住冷笑。
“你跟了朕这么多年,结果还是一身的臭毛病!你知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如徐达?就是因为你总是犯这些低级错误!朕能接受三万大军战死疆场,但是绝对不能接受三千骑兵为你一己私欲而牺牲!朕本来任命你为大将军,就是希望你能靠着自己的经验,可以稳住大局!但是朕没想到,你年轻时候不听指挥,自作主张,老了却依旧没长进!”
冯胜只能把头埋低,毕竟朱元璋说的也是实话,他带兵打仗,每次都得有点小毛病。虽然说将领没有十全十美的,但是他的这些毛病,每次都会变成朱元璋针对他的理由。更何况他头上一直有一座大山——徐达!哪怕徐达现在已经不在了,仍旧是他们所有人的楷模。他自己也纳闷,怎么会出现徐达这么完美的将领?可能真就是天既生我冯胜,又何苦再何生徐达?徐达的存在,足以让每一个将领自卑了。
此时,常茂看着落魄了的冯胜,也打算把锅往他身上甩。
“皇上,我作证,您刚才说的这些事情都有!而且招降纳哈出一事,本来我们就是都在一起的,蓝玉将军还向他征求过意见,说自己资历尚浅,恐怕不能承担这种重任。但是冯胜怕自己功高盖主,更怕皇上猜疑,所以才让蓝玉将军前去招降纳哈出!”
只能说,雪中送炭的从来不会多,而落井下石的也从来不会少,常茂的一席话无疑是把冯胜推上了风口浪尖。朱元璋昂起了头颅,看着冯胜。
“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冯胜心中有千万不甘,他明白朱元璋一直都对自己有所猜忌,更明白朱元璋这是给后人扫清道路,也明白自己确实是功高震主,封无可封。所以万千不甘只能汇聚成一句话。
“罪臣冯胜,甘愿领罪,请皇上责罚!”
“念在你带兵征战多年,资历颇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朕一向是赏罚分明。绝对不会冤枉你。既然如此,你就先回去反省吧,朕以后再安排你的事情。至于大将军的职位,就先让给蓝玉吧!”
冯胜点了点头。
“罪臣知道自己有过失,接到皇上的密旨之后,便将大将军印信交给了蓝玉。”
“行了,那你的处罚,容朕想想,不过这次跟你出征的这些士兵,他们因为你,军功也全部作废,你年纪也大了,也没必要接着带兵了。”
只能说这一切都在冯胜的预料之中,他也只能木然点头,然后跪拜谢恩。
“罪臣冯胜,叩谢皇上开恩。”
朱元璋不再理他,而是将目光投向常茂。
“至于你,常茂!你的罪行,朕断然不会轻饶!先打四十廷杖!然后去锦衣卫的诏狱关三天。等你出来了,就回家去,朕已经给你爹说完你的罪状了,子不教父之过,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回去一定会好好地教育你!”
常茂一听便慌了神,忍不住哭着求饶。但是他求饶绝对不是因为廷杖和关押在诏狱,而是因为,家里有一个凶悍的老爹在等他。这常遇春的一双铁拳铁掌,收拾他可不在话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