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酒话供销情 > 第92章 几步一回头

第92章 几步一回头(2/2)

目录

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树影婆娑。我望着窗外,心里渐渐有了决定。想吃好的,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就不能再这样沉迷于写作梦了。明天,我也要收拾行囊,出去打工,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1997年的某一天,我宝东的家里到了万丰镇。推开门,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

父亲正站在窗前,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个老相框。相框里的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照片上的一家人却笑得格外灿烂。

“听说要往后院搬家?”我看着父亲,随口向坐在一旁的老弟问道。老弟放下手中的书,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也许只是个巧合吧。”

后院的砖房虽然面积不大,但它却承载着我们一家人新的希望。还记得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母亲满心欢喜地抚摸着崭新的暖气片,感慨地说:“有了自家的锅炉暖气,这个冬天就再也不用守着那呛人的炉子了。”屋内暖意融融,仿佛连冬日的寒冷都被驱散了,一家人的心也因此贴得更近了。

这一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无疑是充满故事的一年。春天,老妹子身披洁白的婚纱,宛如仙子下凡一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缓缓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那天,鞭炮声此起彼伏,欢笑声回荡在空气中,那热闹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

而后,老姨家的双艳领着她的对象前来串门,探望她的大姨。双艳是个性格不算开朗的姑娘,自从老姨去世后,她就在母亲家吃住上学。大概是结婚前她就回去了。这次她和对象在我们家小住了几日,这几日里,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着各自的生活和未来的规划。

当谈及未来的打算时,双艳和她的对象兴致勃勃地表示,他们计划前往美国生活。那个时候的美国,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谁也没有料到,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竟然真的会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然而,最让我心生感慨的,还是母亲搬到后院这件事。母亲这一生都在辛勤操劳,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如今,她终于可以在这个温馨的小屋里,稍稍享受一些宁静的时光了。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院子时,总能看到母亲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她细心地给每一盆花浇水,仿佛那些花儿就是她的孩子一般。傍晚时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边品尝着母亲亲手烹饪的美味佳肴,一边分享着一天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

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温暖。在这个小小的后院里,母亲找到了属于她的宁静与幸福,而我们也在她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往后的日子里,后院的砖房见证了我们家无数温馨的时刻。那些烤红薯的香气,那些围炉夜话的欢声笑语,都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

1997年,那些看似巧合的事件,却串起了我们家一段独特的时光,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过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老弟喜欢前院的生活,那生活肯定是艰苦的。后来我教练知道了,在后院因为条件改善,来的人多打扰了他清净的生活,或者是看到命运变化不多,年龄增长给他造成了错觉。

夜色如墨,宝东这座小城早已陷入沉睡。小龙躺在学生宿舍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耳边时不时传来室友晓刚均匀的呼吸声,还有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让他心里泛起一丝不安。

这是小龙刚到宝东上班租的房子,和玉珍的二儿子晓刚住在一家居民改的学生宿舍里。平日里,这里还算安静,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却让小龙心里直发毛。

那天晚上,晓刚起夜。迷迷糊糊中,也不知被什么绊倒,只听“咚”的一声,晓刚重重地摔在地上。小龙被惊醒,赶忙起身查看。昏暗的灯光下,晓刚疼得直咧嘴,额头上还磕出了个大包。这一摔,不仅摔得晓岗够呛,也摔得小龙心里七上八下。

更让小龙感到恐惧的是,附近另一家民宿发生了煤烟子中毒事件。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烧炉子取暖本是为了抵御严寒,却不想酿成了悲剧。一个学生中毒后被紧急送往中医院看病,而另一个情况严重的,连医院都没到,爬到半路就没了气息。这件事在宝东传得沸沸扬扬,小龙每次路过那家民宿,都忍不住加快脚步,后背直冒冷汗。

小龙实在不敢再在这住下去了,权衡再三,他决定到我家暂时住下。大姐得知后,隔三岔五就往我家拿各种吃的,说是给小龙当口粮。那些吃的里,藏着大姐满满的心疼和对我的感激。

小刚也吓跑了,直接跑到纪柏林家住,也是住了不久就重新找了宿舍,老弟去看他的时候正赶上中午饭时间。那家主人让老弟吃饭,老弟坐在那里说不吃,后来小刚不太好意思,就提醒老弟离开,于是老弟就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龙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结婚总得有个住处,他又开始了租房的生活。没想到,这次他竟然租到了我岳母家里。兜兜转转,生活好像总有着奇妙的联系。

租了几次房后,大姐心疼儿子,想着给他买个房子安个家。我得知柳老师有套房子打算出售,觉得位置、价格都还合适,就赶忙给小龙牵线搭桥。小龙跟着我去看房,看完后他说还可以,我满心欢喜,以为这事儿十拿九稳了。

可谁知,从那之后就没了回音。等了好几天,我给小龙打电话询问,他却支支吾吾地说不想买了。柳老师那边还眼巴巴地等着消息,我一听就急了。一方面是觉得小龙做事太不靠谱,另一方面也觉得在柳老师面前失了面子,毕竟柳老师还在帮我找工作。我一气之下,放话说这房子他非要不可。可最终,柳老师还是把房子卖给了别人。

后来,小龙还是买了房子,可没过多久又卖掉了。他爱人做买卖也一直不顺,投入不少却不见挣钱。日子在柴米油盐和生活的压力中慢慢流逝,最终,两人还是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大姐每每提起小龙的事,总是忍不住叹气。好在她的大女儿和小女儿生活平顺,没让她多操心。可小龙的经历,就像一根刺,时不时扎得大姐心里隐隐作痛。而那些关于租房、买房、婚姻的故事,也成了我们茶余饭后,带着些许无奈和感慨的谈资。

辞职后的小龙,生活似乎并没有如他所愿地一帆风顺。他尝试过开出租车,但这段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改变。婚姻的不顺更是让他感到沮丧和无助,于是他决定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希望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外打工的日子里,小龙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都让他感到无比疲惫。尽管他努力工作,但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就在小龙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命运却给他带来了一丝转机。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认定了晓光,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晓光的出现,让小龙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与晓光在一起后,小龙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希望。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慢慢地,小龙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也逐渐增加,家庭生活也变得幸福美满起来。

我母亲搬到后院后,我也渐渐熟悉了她家周边的邻居,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西院的王老二。

初见王老二时,他坐在轮椅上,手中拿着木工工具,专注地雕刻着手中的木头。他面容清瘦,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听周围人说,王老二是童子命,命运对他似乎格外不公。小时候,他的母亲是一名护士,在他身上做肌肉针实验时,不慎扎到了坐骨神经,从此下肢瘫痪。这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然而,王老二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坐在轮椅上学起了木工活,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手艺,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的木制品。后来,他成了家,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外人看来,他持有残疾证,能享受生活上的照顾,父母的养老金也颇为可观,完全可以在家安享清福。

可王老二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他开起了残疾人手动出租车。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户时,他便早早地出门,穿梭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夜色降临,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归来。我常常纳闷,放着安稳日子不过,为何要如此拼命?

直到有一天,在与邻居的闲聊中,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父母虽有丰厚的养老金,但都在世而且生活节俭,财产的分配并不会那么快落实到位。“谁有不如自己有”,这句古训在王老二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深知,依靠父母终非长久之计,想要改变现状,只能靠自己拼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老二的生活依旧忙碌而充实。然而,命运再次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后来,王老二一家搬到了宝东,长期的劳累过度,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某一天,毫无征兆地,他突然离世。

王老二的一生,短暂而又充满力量。他坐在轮椅上,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拼搏与奋斗的道路。他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也让我明白了,无论命运给予我们怎样的困境,只要心怀希望,勇于拼搏,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秋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棂,我坐在八仙桌前,指尖抚过龟甲上的裂纹,耳边又响起小福子的笑声。那笑声曾像冬日里的暖阳,如今却似残破的风筝,消散在记忆的风里。

小福子本名福顺,在母亲东院住了十年。后来他又搬到宝东,离我的住所不远。我们因六爻八卦结缘,常聚在我家,研究《梅花易数》,《奇门遁甲》,《铁板神数》等,一起探讨卦象里的玄机。他下岗前在粮库工作,捧着铁饭碗,日子虽不富裕,倒也安稳。下岗后,生活的担子加重了,偶然间接触赌博,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那天,小福子风风火火地闯进我家,手里攥着一把铜钱,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久泰哥,我刚起了一卦,算我赌运如何!”我眉头微皱,劝道:“福子,算命讲究顺势而为,你这是本末倒置啊。”他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我不管那么多,我就想知道能赢多少!”说罢,自顾自地开始摇卦,铜钱碰撞声清脆却刺耳。

说来也巧,那段时间收大豆行情极好。小福子跟着几个朋友合伙收豆子,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断的决策,狠狠赚了一笔。尝到甜头后,他野心膨胀,辞去临时工作,自己开了个收购点。生意红火时,他常常大宴宾客,席间少不了炫耀自己的“神机妙算”,说什么算准了财运,才敢放手一搏。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好景不长。大豆价格暴跌,小福子的收购点积压了大批货物,资金链断裂,生意一落千丈。面对困境,他没有想着如何挽回局面,反而重操旧业,一头扎进了网络赌博的深渊。

“老哥,这次我又算了一卦,保证能翻盘!”小福子在电话里信誓旦旦地说。我叹了口气,劝他及时止损,可他根本听不进去。此后,他整天盯着电脑屏幕,红着眼眶下注,期待着一夜暴富,重温昔日的辉煌。

网络赌博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小福子投入多少,都如石沉大海。短短几个月,他不仅赔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债主上门讨债的那天,我远远望见小福子佝偻的身影,曾经意气风发的模样荡然无存。

后来,听说小福子变卖了收购点的设备,又四处借钱,才勉强还清债务。如今,他在一家工厂当起了工人,每天早出晚归,沉默寡言。偶尔在街头相遇,他总是低着头匆匆走过,再也没有了往日研究卦象时的神采飞扬。

窗外的雨还在下,我轻轻合上卦书。小福子的故事,就像一卦未卜完的残局,充满了遗憾与唏嘘。算命算得了吉凶,却算不透人心的贪婪;能预见运势,却挡不住欲望的洪流。人生这场赌局,从来都没有稳赢的卦象,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