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成年人都是混社会的(2/2)
还有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评职称、分福利往往需要综合考量人际关系。有一位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过硬,为单位做出了不少实际贡献。但因为他性格直爽,不喜欢参与单位里的人情世故,在评选职称时,那些善于交际、会拉关系的同事却比他更占优势。
“我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比别人差,项目成果也很突出,为什么评职称我却落选了?”他向单位领导质问道。
领导有些尴尬地说:“大家都很优秀,评审是综合考虑的,不光看业务,人际关系也很重要,你也别太在意,以后还有机会。”
即便他的专业成果更为突出,可最终还是在评选中败下阵来,这让他对工作的热情大打折扣。
有权势背景的人,更是无论在哪里都混得风生水起,毫不费力。在一家大型企业的重要项目招标中,有个毫无相关经验的年轻人,仅仅因为其家族与企业高层有着深厚的关系,就轻松拿下了这个项目。
其他参与投标的团队,都是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规划了完善的方案,却在这场竞争中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
“这太不公平了,我们没日没夜准备了三个月,方案改了又改,凭什么他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拿走项目?”一位团队负责人愤怒地说道。
旁边的助手无奈地叹口气:“人家有关系,咱们能有什么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那个年轻人拿下项目后,在公司里四处炫耀:“我就说这项目肯定是我的,有些人再努力也没用,还不如跟我搞好关系。”
在一些热门行业的资源分配中,有背景的人可以轻松获取稀缺的资源,像是优质的土地、关键的技术支持等。他们不用像普通人那样四处奔波、苦苦争取,一个电话、一次会面,资源就到手了。
这让那些努力打拼却始终得不到机会的人感到无比绝望,他们的努力在权势背景面前,似乎变得一文不值。
在一些鱼龙混杂的地方,还流传着“不管黑道白道,混出名堂了,都是好道”这样的歪理。
在一座城市的地下交易市场,有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混混,靠着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逐渐在黑道中崭露头角。他组织非法交易、收取保护费,短短几年时间,就积累了大量财富,还豢养了一批手下,在当地形成了一股恶势力。
“跟着我干,保你们吃香喝辣!谁敢不服,我让他好看!”他在一群小弟面前威风凛凛地说道。
小弟们纷纷附和:“老大说得对,跟着老大有肉吃!”虽然他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却因为行事狡猾,多次逃脱制裁。在当地一些人的眼中,他居然成了所谓“有本事”的代表,甚至还有人羡慕他的“风光”。
与之相对的,是一位在司法系统默默耕耘的检察官。他一直坚守正义,不畏强权,努力查办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尤其是那些涉及黑恶势力的案子。他经常为了收集证据东奔西走,熬夜研究卷宗,面对黑恶势力的威胁也毫不退缩。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我一定要把这些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他坚定地说。
同事劝他:“你别太拼命了,那些人不好惹,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他却摇摇头:“如果我都怕了,那老百姓还能指望谁?”然而,他的工作却充满艰辛,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重重困难。
相比之下,那个黑道混混却在表面上活得潇洒自在,这让一些人对所谓的“混社会”产生了扭曲的认知,觉得只要能成功,手段并不重要。
消极的心态也是导致混得差的重要原因。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人创业失败后,便一蹶不振,整天怨天尤人,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社会不公平。
“为什么别人创业都能成功,我就这么倒霉?投了那么多钱,全打了水漂!”他整天唉声叹气。
朋友劝他:“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得振作起来,分析分析原因,重新再来。咱们一起找找问题,肯定能东山再起。”
他却反驳道:“没用的,这社会就是看运气,我再努力也没用,我算是看透了。”
他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没有重新振作起来再次尝试,而是陷入了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最终错过了许多重新开始的机会。
一开始,他还积极地寻找新的创业项目,但每一次想到之前的失败,就打了退堂鼓。慢慢地,他对工作也失去了热情,生活变得一团糟,身边的朋友也逐渐疏远了他。
成年人混社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背后有着诸多因素。但无论现状如何,都不应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明确目标,调整心态,积极行动,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混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