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农村妹续 > 第87章 共赴博物绽光芒

第87章 共赴博物绽光芒(1/2)

目录

在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华丽的灯光如璀璨星辰洒下,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梦如幻。巨大的刺绣版《清明上河图》静静安放在特制展柜中,宛如一位沉睡的历史巨人,等待着被唤醒,向世人诉说往昔的繁华。

晓妍身着一袭淡蓝色的传统旗袍,精致的盘扣错落有致,裙摆随着她的步伐微微摇曳,仿佛流淌的湖水。林西则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英姿飒爽,却难掩眼中的紧张与激动。他们站在幕后,听着主持人陈宇馆长热情洋溢地介绍,心潮如同澎湃的海浪,久久不能平息。

“接下来,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这幅绝世珍品的创作者——晓妍女士和林西先生,为我们分享创作背后的动人故事!”陈宇馆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展厅。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响起,如同滚滚春雷,震撼着晓妍和林西的内心。

晓妍紧紧握住林西的手,她的手心满是汗水,声音微微颤抖:“林西,我好紧张,一会儿不知道该说什么。”林西回握住她的手,给予她坚定的力量,轻声安慰:“别担心,晓妍,我们就把这三年的经历如实说出来,大家会理解我们的心意的。”

深吸一口气,他们手牵手缓缓走上舞台。台下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们,有好奇、有期待、更有敬佩。站在麦克风前,晓妍的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心跳陡然加快。她看到了白发苍苍的刺绣前辈,眼中满是赞许;看到了年轻的学生们,眼神中闪烁着对艺术的渴望;还看到了普通市民们,脸上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林西率先开口,他的声音虽然有些紧张,但透着沉稳:“各位来宾,大家好。这幅《清明上河图》刺绣作品,是我和晓妍三年来心血的结晶。三年前,晓妍萌生了绣制这幅千古名画的想法,那时的我们,从未想过这将是一段如此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

晓妍接过话茬,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憧憬的起点:“刚开始的时候,光是选择绣线,我们就跑遍了大江南北。为了找到最接近古代色彩的丝线,我们钻进一个个小小的绣线作坊,与老师傅们讨教。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汴梁城的一种风情,每一根丝线,都承载着我们对这幅作品的期望。”说着,晓妍的眼眶微微泛红。

“然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林西神情凝重,“有一次,一场意外差点毁掉了我们已经完成的部分。当时晓妍伤心欲绝,我也觉得希望渺茫。但是,晓妍没有放弃,她重新拿起绣针的那一刻,眼神中的坚定让我知道,我们一定能完成它。”

晓妍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那时候,我看着受损的绣品,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但是林西一直陪在我身边,鼓励我,帮我想办法。我们重新研究针法,一遍又一遍地试验,每一针都倾注了我们的执着和对彼此的信任。”

台下的听众们静静地聆听着,许多人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一位白发苍苍的刺绣老艺人不住地点头,感慨地说:“这才是真正对刺绣艺术的热爱啊,现在的年轻人,太需要这种精神了。”

渐渐地,晓妍和林西的紧张情绪被对往昔的回忆所取代,他们的讲述越来越流畅,情感也愈发真挚。

“在这三年里,无数个日夜,我们都守着这一方绣架。晓妍累了,就靠在我肩上休息一会儿,然后又继续拿起绣针。我们相互陪伴,相互支持,这幅绣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我们爱情和梦想的见证。”林西深情地看着晓妍,眼中满是爱意。

晓妍微微仰头,不让泪水落下,接着说道:“如今,这幅作品能站在这里,能与大家见面,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欣慰。我们希望通过这幅绣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刺绣艺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那如雷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如同激昂的战鼓,瞬间点燃了晓妍和林西内心深处更为炽热的情感。晓妍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耀着光芒,继续说道:“在绣制这幅《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画家张择端进行了一场跨越岁月的对话。每一针每一线,都是我们试图触摸那个繁华汴梁城的努力。”

林西接过话茬,神情激昂:“是啊,你们看这绣品中的每一个人物,从挑担的脚夫到骑马的达官贵人,从街边卖货的小贩到楼阁中凭栏远眺的女子,他们的神态、动作,无一不是我们反复琢磨、精心绣制的。为了让他们鲜活起来,晓妍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研究古人的服饰、发型,甚至是他们可能的生活习惯。”

晓妍点头,目光中满是专注:“就说这卖货的小贩吧,我一直在想,他究竟在叫卖什么?是香甜的糕点,还是精致的手工艺品?我尝试着从他的表情、姿势去推测,然后通过绣线的疏密、色彩的浓淡,去呈现出我心中他最真实的模样。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我们无数次的想象与构建,他们不仅仅是绣品中的图案,更是那段历史的鲜活见证。”

林西接着说道:“还有那些亭台楼阁,建筑的每一处榫卯结构,飞檐斗拱的细节,我们都力求还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亲自去了许多古建筑实地考察,用手触摸那些历经岁月的砖石,感受它们的纹理与温度。回来后,再把这些感悟融入到刺绣之中,希望能让大家从绣品中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精妙绝伦。”

随着讲述的深入,晓妍和林西越发沉浸在对创作历程的回顾中。晓妍说道:“刺绣针法是赋予这幅作品灵魂的关键。为了让汴梁城的每一处景致都能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我们尝试了各种针法。比如绣制流水时,我们采用了滚针和散套针相结合的方法。滚针勾勒出水流的线条,散套针则表现出水波的灵动与层次感,仿佛真的能听到那潺潺的流水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