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52章 诗会

第52章 诗会(2/2)

目录

月照琼花添韵致,香风轻拂衣红。阖家团聚意情浓。良辰同赏处,心醉此宵同。

这词一经念出,台下众人顿时爆发出一阵如雷的掌声,那热烈的声浪仿佛要将这元宵夜的喜庆氛围推向更高潮。徐巧原本正微微仰头,凝视着高台上悬挂的花灯。刹那间,那熟悉的词句悠悠飘入她的耳中,她的身体猛地一僵,像是被一道突如其来的电流击中。

紧接着,一抹惊喜之色从她的眼底迅速蔓延至整个脸庞,那双灵动的眼眸瞬间明亮得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熠熠生辉。她下意识地抬起手,轻轻捂住了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是想要掩住那即将脱口而出的惊叹。她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脯微微起伏,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目光急切地投向周桐,眼神中满是激动与难以置信,那目光像是在向他求证,又像是在与他分享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嘴唇微微颤动,欲言又止,仿佛有千言万语在舌尖打转,却又被这惊喜的情绪哽住了喉咙。她的脸颊迅速泛起两片红晕,恰似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一直蔓延到耳根,那羞怯的模样在周围花灯的映照下,显得愈发楚楚动人。

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只能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丝帕,指节都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过了片刻,她才像是回过神来,微微颤抖的双腿缓缓挪动,不自觉地向周桐的方向靠近了一步。

周桐立刻明白了,起身笑着牵起徐巧的手,一同向台上走去。

沈太白见两人上台,眼中含笑,问道:“不知这佳作是出自哪位之手?”周桐上前一步,微微欠身行礼,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说道:“回王爷,此词乃拙荆所作,她才情颇高,只是生性羞怯怕生,在下便陪同她一同上来了。”

说着,他侧头看向徐巧,只见徐巧双颊泛红,微微低着头,面纱也难以完全遮住那娇羞之态,她的手不自觉地抓紧了周桐的衣袖,仿佛那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台下众人看到这一幕,纷纷起哄,有人喊道:“这女子才情了得,旁边的夫君可有福气咯,娶了这么一位佳人,真是得了一份好彩礼!”

沈太白也笑着祝福道:“二位郎才女貌,实乃天作之合。”

说罢,他命人临时换了奖品,一份是寓意吉祥的红包,一份是精美的同心结,说道:“这红包祝二位生活富足,同心结愿二位百年好合。”

周桐和徐巧接过奖品,心中满是感激,向沈太白和台下众人行礼致谢,在众人的称赞声中走下台去。

接下来,是第二名了吧~~周桐笑嘻嘻的看着那人。

随后,侍从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念起了第二名的诗句:

“浩渺星河耀九天,

元宵灯火照山川。

男儿志在乾坤里,

仗剑长歌踏玉鞍。”

那诗句念出的瞬间,仿佛有一股雄浑之气在空气中震荡开来,辞藻华丽非凡,且字里行间洋溢着阳刚大气,豪迈的抱负之情扑面而来,让台下不少人都不禁为之动容,纷纷交头接耳地赞叹起来。尤其是男子,被这一首诗词震撼,。

“写成这样才第二名,那第一名的诗句到底是有多么惊世骇俗啊!”

欧阳羽静静地坐在轮椅上,听到这首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转过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周桐,眼中带着几分调侃与默契,轻声说道:“师弟,看来这次又要辛苦你跑一趟了。”

周桐秒懂,好好好,工具人是吧~~

周桐连忙走上前,满脸堆笑地向欧阳羽拱手恭喜:“师兄,您这诗作当真是气势磅礴,实至名归!这一趟,我乐意至极。”

说罢,他转身招呼老王:“老王,来,咱一起把师兄抬上去,让大家都好好瞻仰瞻仰咱师兄的风采。”

老王应了一声,快步走到轮椅旁,和周桐一起小心翼翼地抬起欧阳羽和轮椅,一步一步稳稳地朝着高台走去。

沈太白在台上看着这两人的举动,忍不住笑出声来:“二位这是又来啦,这一次的阵仗可比刚刚要大多咯。”

待欧阳羽被抬到台上,沈太白收起笑容,神色变得庄重起来,他走上前,郑重地握住欧阳羽的手,说道:“先生此诗,笔力雄浑,豪情壮志跃然纸上,尽显文士风范,实乃佳作。”

欧阳羽欠身致谢:“王爷谬赞,雕虫小技,让王爷见笑了。”

沈太白微笑着摆了摆手,命人取来一份礼物。只见侍从呈上一个典雅的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套珍藏的古籍善本,纸张微微泛黄却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那是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

沈太白说道:“先生才高八斗,这套古籍望能入先生法眼,伴先生左右,于诗词雅韵、文韬武略间寻得更多诗意与哲思,日后若有佳作,本王定当再赏。”

欧阳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动,再次谢过王爷。台下众人看到这一幕,也都鼓掌叫好。

此时,全场气氛愈发紧张起来,因为马上就要揭晓第一名的诗作了。众人都安静了下来,眼睛紧紧地盯着高台,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只听那侍从高声说道:“第一名,也是一首词。”接着,他便抑扬顿挫地念了出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话音刚落,全场瞬间陷入了一片震惊之中。男子们有的张大了嘴巴,满脸的难以置信,似乎被词中的豪放与绮丽所震撼;有的则微微皱眉,若有所思,仿佛在细细品味词中的深意。女子们更是面露惊叹之色,有的以手掩口,眼中满是倾慕与陶醉,似乎在想象着词中描绘的浪漫场景;有的则与身旁的女伴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欧阳羽静静地听着,待词念完,他微微仰头,脸上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轻声说道:“这般绝妙好词,我输得不亏。”徐巧自幼饱读诗书,对诗词的喜爱早已深入骨髓。此刻,她完全陷入了对这首词的联想之中,眼神变得有些迷离,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灵魂都被那词句勾了去。周桐看着她这副模样,笑着轻轻戳了戳她,问道:“巧儿,这首词真的有那么妙吗?”徐巧这才缓过神来,语气有些激动地跟周桐解释:“桐哥哥,你看这词的上阕,将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写得淋漓尽致,那些花灯、烟火、宝马雕车,仿佛就在眼前一般。下阕却笔锋一转,写尽了寻觅佳人的那份执着与深情,尤其是最后几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境深远,情思缱绻,实在是妙不可言!”欧阳羽在旁边也微微点头,补充道:“此词用词精妙,情韵兼胜,看似写男女之情,实则蕴含着作者的人生境界与追求,可谓是词中上品。”

周桐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笑着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笑眯眯地把手伸向徐巧,说道:“巧儿,这次换你陪我了,毕竟诗词里的主人公也得上去啊。”

此言一出,徐巧和欧阳羽,包括老王都呆住了,周围的人也投来了震惊的目光,女子们眼中更是充满了羡慕之情。

周桐微微弯腰,轻轻地握住了徐巧的柔荑,那动作轻柔却又不容置疑。徐巧的手微微一颤,她抬眸看向周桐,脸颊瞬间泛起红晕,眼神中既有羞涩又有一丝嗔怪,但更多的是藏不住的惊讶和爱意。

沈太白更是深深地被震惊了,他看着周桐走上台来,眼中满是惊奇。

周桐牵着徐巧的手,走到沈太白面前,微微行礼后说道:“王爷,这第一名的词,真是不才的在下所作。”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沈太白更是瞪大了眼睛,仔细地打量着周桐,脸上满是惊讶与好奇,片刻后,他不禁赞叹道:“好一个深藏不露的年轻人!本王原以为这第一名的佳作定是出自哪位文坛巨匠之手,没想到竟是你。方才尊夫人的词已是绝妙,如今你这首更是惊艳全场,不愧是夫妻,文采一个比一个好,一个夺得第三,一个勇摘魁首,当真是珠联璧合,佳偶天成!”

接着,沈太白转向徐巧,笑着说道:“这次我可要夸你嫁了一个好夫君咯!”

徐巧听闻,脸颊微微泛红,眼中满是自豪与甜蜜,她微微欠身,轻声说道:“王爷谬赞,能与夫君相伴,是妾身之福。”

周桐则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王爷过奖了,我不过是平日里多读了些书,偶尔有感而发罢了。今日能得到王爷和大家的认可,实在是惶恐。”

欧阳羽坐在轮椅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周桐的赞赏与钦佩,说道:“师弟,平日里真是小瞧你了,没想到你还有这等诗词才华,为兄佩服!”老王也在一旁咧着嘴笑道:“少爷,你可真是厉害啊!这第一名的诗作,听得我都觉得厉害得紧!”

台下众人也纷纷发出惊叹之声,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有年轻的书生满脸羡慕地说道:“这周公子真是大才啊,如此好词,我等望尘莫及。”

几位小姐则用手帕掩着嘴,眼中闪烁着爱慕的光芒,轻声说道:“这位公子不仅人才出众,还如此有才情,哪家姑娘能嫁给他,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沈太白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周公子,你这词写得实在是妙,本王今日能听到这般佳作,也是深感荣幸。不知公子可否愿意为本王的诗会留下这墨宝,让本王日后也能时常欣赏?”周桐连忙拱手说道:“王爷肯垂青在下的拙作,是在下的荣幸,自是愿意。”

随后,侍从取来笔墨纸砚,周桐挥毫泼墨,将那首词工工整整地写了下来,字迹刚劲有力又不失飘逸洒脱。沈太白接过墨宝,细细端详,不住地点头称赞。在众人的掌声和赞叹声中,这场元宵诗会也达到了最高潮,周桐和徐巧的才情也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久久地在这元宵之夜的空气中回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