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规矩(1/2)
周桐在军营安排好金人的相关事宜后,便马不停蹄地回到县衙,开始着手起草关于安置金人的通告。
他坐在书桌前,眉头微蹙,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来回挥动,仔细斟酌着每一个用词。
通告的内容大致是向百姓说明这些金人俘虏的特殊情况,强调他们并非是那些残暴作恶的金兵,而是因战争被迫离家、如今走投无路的可怜人。
周桐在通告里承诺,会对他们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他们不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任何威胁。同时,还告知百姓,让金人去城外草场放牧,不仅能利用他们的劳动力,也能为桃城增加一些收益,等局势稳定,就会送他们回家。
写好通告后,周桐立刻安排衙役在桃城的各个大街小巷张贴。一时间,通告前围满了百姓。
有识字的人帮忙翻译,大家看着通告,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有的百姓皱着眉头说:“金人可都是坏人,之前没少欺负咱们,能信得过他们吗?”
还有的百姓附和道:“就是啊,把他们留在咱们这儿,万一他们偷偷搞破坏,或者逃跑了去搬救兵,那可怎么办?”
但也有一些百姓想起了周桐之前为桃城做的种种好事,纷纷开口劝解:“大家先别急,周大人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才这么做的。之前鼠疫的时候,若不是周大人和赵将军、陶老县令,咱们能活下来吗?这次说不定也有他的道理。”
在大家的讨论声中,虽然仍有不少人心中存疑,但出于对周桐的信任,大多数百姓还是选择静观其变。
周桐在县衙里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要和杜衡商议后续的安排,一会儿又要安抚前来询问的百姓,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
直到夕阳西下,他才终于忙完手中的事务,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前堂回到小院。
刚推开院门,就见青石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院中央跪着一人。
借着微弱的光线,他认出是小桃。小姑娘跪坐在槐树底下,脊背挺得笔直,裙摆被晚风吹得簌簌作响。
“小桃?”他快步上前,靴跟在石板上敲出急促的声响,伸手去扶她的肩膀,“你跪着干什么?快起来!”
小姑娘纹丝不动,膝盖深深陷在青石板缝隙里,背脊挺得笔直。周桐加重力道去拉,却像在拽一块生根的石头。
他蹲下身,视线与小桃齐平。少女的眼眶通红,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却在与他目光相接的瞬间别过脸去,死死咬住下唇。
“到底怎么了?”周桐皱眉,指尖拂过她膝盖上沾的泥土——已经跪出两团深色痕迹,显然时辰不短。
小桃垂着头,刘海遮住了半张脸:“少爷别拉我。”声音闷闷的,带着鼻音,睫毛上挂着未干的泪珠,鼻尖通红,却倔强地抿着嘴,目光死死盯着地面的青砖缝。
他忽然想起今早临出门时,把她和徐巧关到一块儿上面没听就走了,还有早饭时陈嬷嬷看小桃时那意味深长的眼神,难不成陈嬷嬷已经发现什么了?
“到底怎么回事?”他柔声问道,“是你巧儿姐说了什么?还是嬷嬷……”
小桃猛地摇头,衣袖在掌心绞出褶皱:“不怪巧儿姐,是我自己要跪的.......”话到一半突然哽住,小桃慌乱地用袖口擦脸,却把眼泪抹得更乱。
屋内传来“啪”的搁笔声。周桐抬头,透过半开的窗棂看见徐巧坐在书案前,面前堆着账册,手中的毛笔却悬在半空,墨汁滴在纸上晕开一片。她脸色发白,眼下泛着青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