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建安八年七月(2/2)
除了被丢在武都的刘封,其他的四个都在长安城。
而刘备也在高兴之余,给吴懿升了官,让他从一个闲职,直接成了汝南太守、豫州刺史。豫州如今是关羽协管,这个时候放吴懿过去,很明显刘备是想让吴懿做豫州牧的。
消息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了,对刘备多了一个儿子,大家都是很开心的。吴懿升官这事儿,也没有太多人觉得有意外。自光武帝以来,老刘家的老传统了,外戚肯定是要升官的。
刘平得知了消息之后,却觉得有些无奈。如今刘备已经明确刘禅是世子的情况下,还让老五的舅舅去做豫州牧,这肯定会让糜家人多想。
同样的吴家人也会多想的啊。
刘备高兴就让他高兴吧,刘平只能去安抚糜家。
第一件事就是给糜芳升了官,随后又写了一个折子,让刘备给糜竺求爵位。
刘备看到了刘平的折子之后,也反应过来自己做的多少有些不妥。刘平是用这种不伤感情的方式在提醒自己呢。
至于爵位,自然是不能给的。有汉一朝军功才能授爵,糜竺可是没有军功的。但是既然已经明白了是什么情况,以刘备的政治智慧自然也能找到平衡的办法。
最后,刘备给糜竺封了一个安汉将军的职位。
这虽然是个荣誉性的职位,但是早朝的时候,就站在刘平的后面。可以这么说,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糜竺在官职上是最高的了。
虽然没有提高糜竺实际的权力,但是政治意义更大,让糜家的政治资本更加雄厚,也有利于刘禅稳固自己的世子之位。
也为了这事儿,糜竺也找到了刘平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自然能猜到,刘备能这么快就给糜家一些补偿,肯定是刘平出了力的。
刘平对此倒是无所谓,他本身就是要保刘禅的。
一来是为了势力的稳定,二来也是为了自己。
说白了,刘平也需要给自己积累政治资本,他要保证在天下统一之后,他还有足够的威望和政治资本,继续推动大汉的发展。
因为刘平个人选择的关系,他是高层之中除了简雍之外,唯一一个没有太多军功在身的人。
说破了天,军功也是第一,其他的功绩都是比不上军功的。
但是鹿皮又没有办法染指军功,一旦他也统兵出战,不消三年刘备势力就得内部分裂。
这不是信任不信任,忠诚不忠诚的问题。
大势裹挟之下,个人意愿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就像现在的刘备这样,他愿意被朝廷打为反王吗?
他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他有办法吗?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要是敢提打下洛阳,还政刘协。刘备势力的这些高层们没有一个会同意的。
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了,刘备这个皇帝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他若是执意不当皇帝,那......
发生什么事儿都不好说了。
时间来到七月份,天气已经很热了,刘平在班房里的时候,甚至连官服都不穿了。让虫娘给他缝了两身夏装。
短袖、短裤加刘备亲手编的草鞋。
自从他开始这么穿之后,不少人都跟着学。有些人觉得这样不体面,但是刘平不管那些,自己凉快就行了呗。
前线那边,洛阳和大谷关已经快坚持不住了。关羽和张飞两人都没有搞什么骚操作,就是稳扎稳打,一点点的消耗。
两个人这么稳,不管是洛阳还是大谷关都很无奈。面对这种就是用硬实力给你打消耗战的对手,曹仁和负责洛阳防备的皇甫坚寿都很无奈。
只能勉力支撑,但是顶多再两个月,大谷关和洛阳都得往后退。
更让洛阳崩溃的是,并州没了。
甚至都没有用什么手段,刘备只是从长安派了一万多人,就接管了整个并州除了雁门关之外所有的地方。
在幽州的公孙瓒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每天除了想办法给洛阳运粮之外,其他的都当看不见。
冀州的曹操也是如此,他也是视而不见。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扬州!
倒不是孙坚要攻打荆州,而是孙坚和袁术两家,一共凑了两万人马去攻打倭国,结果失败了。
并非是被倭国人给打败了,而是船队在海上遇到了风暴,两万多人最后只剩下不到两千人活着来到了对马津。
加上岛上原本的八百人,一共不到三千人马,还大多数没有武器装备,粮草供应也就更是没有了。
袁术和孙策两人只能暂缓攻打邪马台的计划,而是先稳定了对马岛,随后又打下了两个连在一起的小国,暂时在倭国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