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96章 新皇亲政

第196章 新皇亲政(2/2)

目录

乾隆看着和珅,心中有些不悦,说道:“和爱卿,朕一直很信任你。可如今这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和珅赶忙说道:“太上皇,臣愿以死明志。只是请太上皇明察,还臣一个清白。”

乾隆沉思片刻,说道:“和爱卿,你先起来吧。朕会派人彻查此事。你也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再让人抓住把柄。”

和珅谢恩起身,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此事还没完,自己必须想办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此时,嘉庆帝治理黄河水患的工程进展顺利。随着工程的推进,受灾地区的百姓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嘉庆帝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刘墉看到时机成熟,再次向乾隆进谏,请求让嘉庆帝亲政。这一次,刘墉详细阐述了嘉庆帝在治理黄河水患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嘉庆帝亲政对大清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乾隆听后,心中的天平开始逐渐向嘉庆帝亲政倾斜。他看着刘墉,缓缓说道:“刘墉,朕这些日子也看到了嘉庆的努力和能力。朕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你且回去吧。”

刘墉心中大喜,跪地谢恩后,退了出去。他知道,嘉庆帝亲政的希望越来越大了。而接下来,就看乾隆最后的决定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乾隆终于做出了决定。他传召嘉庆帝和刘墉到养心殿。

嘉庆帝和刘墉匆匆赶来,进入养心殿后,跪地行礼。乾隆看着他们,缓缓说道:“皇儿,刘墉,朕经过多日思考,决定让你亲政。”

嘉庆帝心中大喜,赶忙磕头谢恩:“多谢皇阿玛成全。儿臣定当不负皇阿玛期望,用心治理大清,让百姓安居乐业。”

刘墉也跪地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太上皇圣明,大清幸甚,百姓幸甚!”

于是,乾隆将部分权力逐渐移交给嘉庆皇帝。嘉庆帝深知,这是乾隆对自己的信任与考验,他接过权力,心中满是感激与坚定,看向乾隆道:“皇阿玛,儿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辱使命。”乾隆微微点头,目光中既有欣慰,又夹杂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嘉庆帝亲政之后,立刻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一系列举措。他深知和珅势力盘根错节,对朝政危害极大,而治理黄河水患时和珅亲信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他坚定了削弱和珅党羽的决心。亲政次日,嘉庆帝便密召刘墉进宫,商讨对付和珅党羽的具体策略。嘉庆帝坐在龙椅上,表情严肃,目光中透着坚毅,说道:“刘爱卿,如今朕已亲政,是时候削弱和珅这股势力了。爱卿可有良策?”刘墉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说道:“皇上,和珅党羽众多,且在朝中经营多年,想要削弱其势力,需步步为营。臣手中已有诸多和珅党羽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罪证,可先从他那些罪证确凿的亲信党羽入手,逐步瓦解其势力。”

嘉庆帝点头称是,随即下令暗中调查和珅党羽在朝中各部门的不法行为。没过多久,便有多位与和珅关系密切的官员被查出贪污舞弊、卖官鬻爵等罪行,纷纷被革职查办。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和珅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和珅得知这些消息后,脸色煞白,在府中来回踱步,神色慌张,心中又惊又怒。他明白,嘉庆帝这是在对他的党羽动手了。为了保住自己党羽的地位,和珅决定再次向乾隆求助。他匆忙赶到养心殿,扑通一声跪在乾隆面前,涕泪横流地说道:“太上皇,皇上如今亲政,却听信奸人谗言,对臣的党羽大肆打压。臣对大清忠心耿耿,实在是冤枉啊!还望太上皇为臣做主。”

乾隆看着和珅,心中虽有几分同情,但也深知嘉庆帝亲政后需要树立权威,整顿朝纲。他长叹一声,说道:“和爱卿,朕如今已将部分权力交予皇上,朝中之事,你应听从皇上的安排。你也需告诫你的党羽,若真有过错,及时改正便是。”和珅听了乾隆的话,犹如五雷轰顶,他知道,自己的党羽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随着调查的深入,刘墉掌握的和珅党羽罪证越来越多,且件件属实,证据确凿。嘉庆帝趁机大力整顿吏治,将和珅那些罪行严重的党羽纷纷惩处,同时任用贤能,朝堂风气为之一新。

和珅看着自己党羽势力不断被削弱,却又无计可施,心中满是怨恨。但在乾隆尚在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暂时隐忍。

由于刘墉三次密奏,给嘉庆奠定了亲政基础。刘墉的行为深深感动了嘉庆皇帝,于是嘉庆皇帝决定封刘墉为定册元老。

一日,嘉庆帝在御书房处理完政务后,召刘墉前来。刘墉入内,行礼参拜:“皇上,不知召老臣前来,所为何事?”

嘉庆帝微笑着起身,亲自扶起刘墉,说道:“刘爱卿,自朕筹备亲政以来,你便全力辅佐,治理黄河水患、削弱和珅党羽,桩桩件件,皆有大功于朕,于大清。朕一直寻思着,该如何好好嘉奖你。”

刘墉赶忙躬身说道:“皇上言重了,老臣不过是尽臣子本分,为皇上分忧,为大清社稷效力,何敢求嘉奖。”

嘉庆帝摇了摇头,认真地说:“刘爱卿不必过谦。你对朕的辅佐,对大清的贡献,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朕意已决,欲封你为定册元老,以彰你之功。”

刘墉一听,大惊失色,连忙跪地叩首:“皇上,这万万不可。老臣何德何能,敢受此殊荣。朝中贤能众多,老臣资历尚浅,恐难服众啊。”

嘉庆帝上前一步,双手扶起刘墉,说道:“爱卿不必推辞。朕封你为定册元老,并非心血来潮。你在朕亲政前后,出谋划策,力挽狂澜,助朕化解诸多难题。治理黄河水患,使百姓受益,此乃大功一;协助朕削弱和珅党羽,整顿朝纲,朝堂风气焕然一新,此乃大功二。论资历、论功劳、论才能,你皆当之无愧。”

刘墉眼中含泪,再次跪地谢恩:“皇上如此厚爱,老臣感激涕零。只是这定册元老之位,责任重大,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重托。”

嘉庆帝欣慰地笑了,说道:“朕相信爱卿。从今往后,还望爱卿继续辅佐朕,为大清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出谋划策,共铸盛世。”

刘墉感激涕零地说道:“皇上放心,老臣深受如此皇恩,愿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是,在不久后的朝堂之上,嘉庆帝正式颁布诏书,封刘墉为定册元老。满朝文武,皆对刘墉的功绩表示钦佩,自此,刘墉肩负起更为重大的责任,全心全意辅佐嘉庆帝,开启了大清一段新的征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