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圣祖圣谕!(2/2)
但是,朕虽然知道你们白鹿学院不修武道,所以没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下意识的就去反驳,彰显存在。
但你们怎么就不用那猪脑子,好好想想!
众多大臣此时有人疑惑,有人则神色大变。
礼部尚书,应天学府的院长面色凝重上前,对元和帝拱手道:“臣启奏陛下,臣观这少年虽未及冠,然勇武非常,斩大妖,破万军,扩我大周疆土。”
“圣祖《励士诏》有言:‘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今日陛下破格而赏,明日便有更多大周儿郎,愿为社稷肝脑涂地。”
“这破的不是例,破的是暮气,立的是我朝千秋万代的少年胆气!”
见应天学府的院长如此说,群臣皆惊。
礼部那可是最重视‘礼’的地方,‘祖宗之法不可变’一直是他们口中念叨的话语。
但是如今这位礼部尚书,竟然直接用圣祖之言,要让元和帝破例而赏,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
等等,圣祖?!
朝廷大臣,并不是都修武道。
武道之路需耗费大量精力,这些大臣又要学治国安邦之法,又要修行武道,有几人能做到。
这些文官因此第一时间没有想到圣祖。
毕竟那位老人家,千年来几乎就没有露过面!
此时见元和帝突然改变想法,再听礼部尚书暗示,众人明悟,这是圣祖圣诏?
这个念头一起,就连那老神在在的宰相都是变了神色。
在大周朝廷,你如果有理,甚至能指着皇帝骂,皇帝表面上再不爽,也不会明面对你做什么,谁也不想当昏君。
但如果你敢骂圣祖,那就真是寿星吃砒霜,活腻歪了。
那不光是圣祖威仪,更主要的是,圣祖是真正的‘第九绝圣’,一人可敌天下的无敌强者!
那个宁易,到底是有什么三头六臂,竟然能让千年不出世的圣祖都亲自下诏?
莫非,宁易见过圣祖?
群臣心中凛然,但却无一人真的提起,大家心照不宣,齐声支持礼部尚书,再无人有异议。
元和帝此时心中一动,借着圣祖之威,又道:“朕还是决定赐宁易‘百主’职,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他旧事重提,但这一次,没有人再敢反驳,圣祖之名,实在让人颤颤巍巍,不敢有任何违逆。
见群臣不再有意见,元和帝意气风发,他眸光一闪,对着尉重道:“武威大将军,这‘百主’的亲兵,就由你出了。”
尉重神色猛然一变,最终他无奈低头:“臣,遵旨!”
接下来的朝会,匆匆而过。
待到退朝,元和帝依然心中激荡,走在御花园中。
大周立国千年,绝大部分皇帝武道修为都不高。
不过皇帝可以借着国运,在这皇城范围内,发挥出‘第八归一境’的实力。
但实力归实力,寿命却与凡人无异。
千年时间,皇帝换了不知多少,但前面的众多皇帝,亲眼见过圣祖的少之又少!
而那几人,都是大周历史上的明君。
‘圣祖传诏,这是大吉,只要有圣祖支持,天策府朕也无需担心,可大胆行事!’
元和帝压着内心激动,对高伦道:“你办事,朕放心,朕记得阴阳道宗还有三月就要进行圣子大典,你知道该怎么做。”
高伦恭声道:“臣知晓,必不敢怠慢宁公子,并在大典前,为宁公子造势。”
……
昭阳殿外,群臣散去,众多臣子分成派别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一位武官见到尉重心事重重,上前低声问道:“大将军,莫非刚才真是圣祖传诏?”
“陛下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假传圣祖旨意。”尉重淡淡的道。
那武官疑惑道:“既然如此,大将军为何还有心事?那宁易虽不知何许人也,但能让圣祖看重,可见不是凡人。”
“千山与他相熟,这对大将军可是好事。”
尉重苦涩摇头:“老李,你还是不懂,既然大家都知道宁易受到圣祖看重,为何陛下最后反而不亲自招揽,而是交给我?”
看到老李思索,尉重叹了口气道:“天策府素来独立,就算内部有矛盾,尉家与夏侯家一直不对付,但是在面对外部时,天策府从来一心。”
“但陛下此举,会让其他五大天将世家,怀疑我尉家是否完全听命于陛下,和陛下其实私底下有协议。”
“圣祖或许根本不理会这些小事,但我们可不敢赌,陛下才是大胆在此做文章,让我们互相猜忌,当真是圣心难测,帝王心术!”
那位李姓武官这才恍然大悟。
奶奶的,这些人的脑子是什么做的,这么弯弯绕绕,差点给老子我弄晕了。
……
帝都之事,宁易暂时并不知晓。
又经半月,他一路游山玩水,终于是带着众多弟子,回到了阴阳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