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1951之大国重器 > 第八十三章 去汉阳军区指导

第八十三章 去汉阳军区指导(1/2)

目录

在汉阳兵工厂那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声交织的厂房里,巨型龙门吊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嘎吱”声,好似在诉说着肩负的重任。它的机械臂缓缓伸展,粗壮的钢索稳稳吊起一块足足有80毫米厚、散发着金属冷光的装甲板,朝着正在紧张组装的99A主战坦克缓缓靠近。这装甲板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合装甲材料,能够有效抵御各类先进穿甲弹的攻击。

“慢点儿,再慢点儿,对准咯!”车间主任扯着嗓子大喊,声音盖过了周围的嘈杂,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抬手随意一抹,“这装甲板可是99A防御的关键,出不得半点差错!它的防护能力关乎着坦克手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99A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操作龙门吊的小赵全神贯注,眼睛死死盯着下方,手上精准地操控着按钮,回应道:“孙主任,您放心,我肯定稳稳当当的!”

四溅的电焊火花夺目耀眼,如同夜空中盛大绽放的烟火,刹那间照亮了工人们满是汗水的面庞。瞧,老钱双手紧握沉重的铁锤,铆足了劲,一下又一下有力地敲打着烧得赤红的钢板,每一击都伴随着清脆的“当当”声,似在演奏一首激昂的劳动之歌。一旁年轻的小郑满脸敬佩,赞叹道:“钱师傅,您这手艺,绝了!就凭您这几锤子,这99A不得坚如磐石!”老钱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那可不,咱这可是在打造陆战之王,必须得拿出看家本领!这99A将来上了战场,那主炮能在2000米外精准击穿7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咱得保证它的每一处部件都严丝合缝,可不能掉链子!”

与此同时,技术骨干小吴手持电焊枪,眼神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消失,只有眼前待焊接的零件。他的双手稳得如同精密仪器,焊缝均匀整齐,堪称完美。质检组的老冯在一旁仔细端详,不时点头,夸赞道:“小吴,干得漂亮,这焊接质量,没得说!继续保持啊!这焊接质量要是不过关,99A在高速行驶或者激烈作战产生震动时,部件就可能松动,影响它高达70千米每小时的最大公路时速。”小吴腼腆一笑,谦虚地说:“冯师傅,您过奖了,还得多向您学习呢。”

还有些工人蹲在坦克旁,眼神专注地检查着每一颗螺丝,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年轻工人小周一边检查,一边小声嘟囔:“每颗螺丝都关系着99A在战场上的安危,千万不能疏忽。这99A配备的先进火控系统,反应时间极短,要是因为螺丝松动影响了火控系统的精准度,那可就误大事了。”他的师傅老赵在一旁语重心长地叮嘱:“对,咱们的工作关乎国家安危,容不得一丝马虎。”

李子腾站在一旁,目光炽热而坚定,紧紧盯着这热火朝天的组装现场,内心满是自豪与期待。这99A主战坦克,凝聚着他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那厚重坚实的复合装甲,强大到令人惊叹的125毫米滑膛炮火力系统,以及卓越非凡的机动性,未来必将成为我国陆军的王牌武器,在扞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征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时间不等人,一场重要的国际军事竞赛的日期日益临近,如同高悬头顶的倒计时牌,每一秒都在提醒着众人时间紧迫。留给他们完成99A组装和调试,并让部队熟练掌握其操作与战术配合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为了让参赛部队尽快熟悉现代战争的高节奏,熟练掌握先进的步坦协同战术,李子腾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为了让部队尽快适应现代战争的快节奏,熟练掌握步坦协同的精妙战术,李子腾在办公室里反复权衡,内心焦虑万分。灯光昏黄,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疲惫的面庞。终于,经过无数次思想交锋,他咬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用现有的t-34\/85坦克,对汉阳军区的精锐部队展开指导训练。

拿定主意后,李子腾快步找到张龙,神色凝重,语速急促:“张龙,t-34\/85和99A的性能差距太大了,简直是天壤之别,就像手摇风扇和中央空调。但步坦协同的核心战术理念是共通的。先让战士们借t-34\/85上手,熟悉坦克操作,等99A正式列装,训练就能更高效。时间紧迫,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张龙认真听完,沉思片刻,缓缓点头:“我懂你的意思,李总工。时间不等人,这个方案虽然有瑕疵,但眼下确实可行,我支持你。”

消息火速传到汉阳军区,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让一个搞研究的来指导我们作战?”张卫国连长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继而撇了撇嘴,脸上写满了不屑。他身形高大壮硕,常年的野外训练和实战让他的皮肤黑得发亮,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对自己和连队的实力极度自信。

“这不是瞎闹嘛!咱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一个天天待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能懂实战?还来教我们,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旁边的赵排长也跟着附和,双手抱在胸前,一脸不满:“就是啊,咱们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大大小小的演习、实战经历无数,还用得着别人来教?我看这事儿不靠谱,纯粹是浪费时间。”

“这也太儿戏了吧!我们可是身经百战,又不是刚入伍的新兵,还用得着别人来教?”张卫国满脸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心中的愤懑溢于言表。他身高体壮,宽厚的肩膀仿佛能扛起千钧重担,古铜色的皮肤是烈日与风沙留下的勋章,一看便是久经沙场、从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兵。多年来,他带领连队冲锋陷阵,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无数,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自己和连队的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在他看来,这次让科研人员来指导作战的安排实在是难以理解。

一旁的李排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怀疑,附和道:“就是说啊,咱们可是军区里拔尖的精锐部队,训练强度和实战经验都是一流的,怎么就突然要听一个科研人员指挥了?一个整天待在实验室里摆弄数据、图纸的人,能懂什么实战的门道?战场上的复杂情况,瞬息万变,可不是在纸上画画图就能解决的。”

尽管心中满是疑惑与不满,但军令如山,容不得他们违抗。无奈之下,张卫国只能强压下内心的情绪,按照指示,挑选了一队精锐人马,登上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前往汉阳兵工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