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铁栓的愿望(2/2)
……
夕阳西沉,靶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
总分榜前挤满了人,各生产队的民兵都在寻找自己队伍的名字。
上官屯以微弱优势领先,和王家沟一起从b组晋级。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特别是考虑到下午临时换人的决定。
丁大山扫了一眼榜单,转头对林川说:“明天三百米气球靶,让小芹上怎么样?”
“不行。”林川摇摇头,“小芹还要参加短枪射击,不能上这个项目了。”
“那可咋整?”丁大山一脸发愁。
林川手里拿着赛程表,手指反复敲打着上面“每人限报两项”的条款。
组委会发的这个临时通知,打乱了所有参赛队伍的计划。
林川心里倒是坦然接受。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考验队长排兵布阵的能力。
“让铁栓上。”林川转头对丁大山说。
丁大山望向射击区。周铁栓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地上划着复杂的算式。
走近了才看清,少年正在划拉着阿拉伯数字,还有奇怪的符号,他看不太懂。
“我给你出的题,算出来了没?”林川蹲下身问道。
周铁栓抬起头,脸上沾着泥土:“叔,我算出来了,三百米距离,子弹飞行时间差不多半秒。如果气球横向移动速度3米每秒,就要瞄前面1.2米。”
这个年代的人,都习惯说尺和丈,林川花了好长时间,让铁栓习惯用米来计算。
“对,就是这个意思。”林川点点头,“你看看现在的风,该怎么算?”
靶场上的红旗向东南方向猎猎作响。
周铁栓望着飘动的旗面,突然蹲下用树枝在泥地上划出新算式。
“现在风速4米\/秒,西北风。”他嘴里念叨着,在300米处画了个气球标记,“子弹飞行0.4秒,气球顺风飘移距离应该是……”
林川站在一旁,看着少年专注计算的背影,心里既欣慰又复杂。
作为穿越者,他这一年多来一直在摸索如何把现代知识教给两个没上过学的舅舅。
记得刚开始打猎,周铁栓打山鸡总是空手而归。那时候他就蹲在田埂上,用树枝在地上画线:“鸡飞过去要时间,子弹飞过去也要时间,你得算瞄哪儿才能打着鸡……”
后来每次上山打猎,他都变着法子教数学。
野兔跑过的轨迹是抛物线,子弹下坠的弧度是二次函数。
这些都是在部队的时候,狙击手必须要学会的计算内容。
周铁栓学得最快,不到三个月就能心算五十米内的提前量。
周铁柱更喜欢动手,林川就教他做陷阱。
用树枝搭结构时讲三角形稳定性,用绳索时讲滑轮原理。
有次他们做了个能自动关门的捕兽笼,周铁柱兴奋得三天没睡好觉。
“算出来了!”周铁栓突然抬头,眼睛亮得惊人,“要往西北方向瞄1.6米!”
林川回过神,看见泥地上的公式工整清晰:4\/s0.4s=1.6。他蹲下身,用树枝在数字
“记得!”周铁栓立刻在算式旁边写上“1.1”,“您说过实际距离要加10%的冗余量。”
月光下,少年的表情格外认真。
林川看着他枪托内侧密密麻麻的刻度,那是他们用半年时间,一次次上山打猎积累的宝贵经验。每道刻痕都代表着一次计算练习:三月初八,东北风,五十米距离要抬高一寸;五月廿二,无风,七十米距离要往前半尺……
“叔。”周铁栓突然小声问,“这些算法,是不是城里学生都学过?”
“嗯,应该不少中学生都学过。”林川点点头。
“叔,咱们屯要是也有中学就好了。”周铁栓笑起来,“我看着秀兰和铁蛋上学,还挺羡慕他俩……”
林川喉头一紧。
他想起穿越前的那些习题集、参考书,想起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而现在,他只能像原始人结绳记事一样,把知识刻在枪托上,教给铁栓。
“等打完比赛。”他拍拍少年的肩,“我去县城给你买书。”
远处,测试用的红气球在月光下飘荡,像一个个等待解答的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