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献秀女?这是无事献殷勤!(1/2)
一时间,一个个神思电转:若真能辅助陛下铲除杨仪,他们便是拯救社稷的大功臣,前程何止荣华富贵!
殿内寂静片刻,随即其中领头的太监冯广率先伏地叩首:
“陛下有志复国,我等义不容辞!纵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其余数名宦官见大势如此,也齐齐跪下,异口同声:
“愿为陛下效死!”
刘禅大喜,连忙搀起他们:
“好,好!有诸位相助,朕何愁大业不成!”
几名宦官手握金豆,深受鼓舞,慨然允诺。
得到这班亲信支持,刘禅更增信心,立刻在殿中铺纸,挥笔疾书起来。
“陛下,这是……?”
冯广疑惑地问。
刘禅一边写一边沉声道:
“杨仪当初清君侧,把朝中大臣罢黜流放者不在少数。”
“这些人对他恨之入骨。朕虽不能出宫,但你等可以!”
他迅速写完,火漆加盖私印,然后卷起帛书递给冯广。
“衣带诏,你等明日各自分头出宫,将此诏送与那些被废黜贬谪的忠臣手中!”
冯广等双手接过帛书,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满了血泪控诉,大意是:
“先帝托孤之臣杨仪,狼子野心,胁主乱政,陷朕于囹圄。”
“今朕有难,天下共诛之……但有忠义之士起兵讨贼者,朕即许之复爵晋封,共扶汉室。”
诏末盖有后主私印,亦缀有几滴泪痕。
众宦官看得热血沸腾,忙齐声道:
“陛下放心,我等定以性命护此诏至忠义之士手中!”
刘禅继续部署道:
“记住了,那些人之中,朝臣如蒋琬、费诗、廖立等被杨仪罢黜的高官,当为骨干。”
“还有先前魏延、李严旧部中未降杨仪者,也可联络。”
“他们手握兵权,能为朕所用!”
说到这里,他目光炯炯。
“尤其一人,赵云!”
“常山赵子龙?”
冯广吃了一惊,“他还在蜀中?”
刘禅点头,眼神复杂地望向殿外黑沉沉的夜空:
“不错。子龙将军忠勇双全,先帝时便忠心耿耿,诸葛丞相亦推崇他。”
“只是近年来年事已高,赋闲在野。杨仪此獠一直没把他当回事……”
“但朕知道,只要赵将军犹在,蜀汉便还有真正的忠臣义士!”
“若能得他效命相助,杨仪必败无疑!”
几名宦官纷纷称是。
刘禅沉声道:“赵将军家在长沙郡,由谁前去最好?”
一名宦官躬身道:
“陛下,小德子愿往!微臣与赵府一位老奴有旧,或可觅机相见。”
刘禅喜道:
“好!切记,向赵将军转述朕原话,杨贼祸国殃民,盼常山将军念先帝知遇,拯社稷危亡于倒悬!”
“谨遵陛下口谕!”那宦官铭记于心。
其余几名宦官各自领命,分头联络不同对象。
一番周密安排后,天色已近黎明。
刘禅将他们分批遣出宫去执行。
这群宦官有的是利用换防、有人扮作洒扫出入,竟神不知鬼不觉避过了杨仪布下的暗桩。
待众人散去,刘禅独自回到殿中,仰靠在龙榻上,长舒一口气。
窗外天际微露鱼肚白。
刘禅疲惫却难掩兴奋:他的谋划已经展开。
吕墨已诛,忠臣将集,只待万事俱备,便可一举翻盘!
想到杨仪至今尚蒙在鼓里,他忍不住低低笑了起来。
笑声在空寂大殿中回荡,既有解恨,又带一丝癫狂。
或许,从这一刻起,历史将见证一个与往昔截然不同的刘禅,一个立誓雪耻复仇、重握皇权的男人。
江东建业,夜色如墨,杨仪的驻地内却灯火通明。
他此刻伏案疾书,处理着江东各地传来的奏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