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姚明的骨密度(1/2)
第121章姚明的骨密度
加布里埃尔指了指自己的脸。
“干什么”
里弗斯不明就里。
加布里埃尔无语的道:“你看看我长得像不像灯神”
里弗斯下意识的摇头,然后反应了过来。
“所以啊。”加布里埃尔猛翻白眼。
我不是灯神,你搁这儿瞎许什么愿呐。
还能不能把加里佩顿弄过来,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那是加里佩顿,是手套,是超级球星,除非你拿麦迪和布朗去换,要不然想什么呢。
里弗斯也狂翻白眼,心说你大可不必如此尖酸的。
略一迟疑,里弗斯又道:“那黄蜂的巴郎戴维斯,你觉得怎么样”
身高1米91,全尺寸的1号位球员,体重95公斤,冲击力十足,打球劲爆。
防守也不俗,上个赛季场均2.1次抢断,经常可以用身体碾压对手。
加布里埃尔继续翻白眼,道:“道格,人家是探,上个赛季就已经坐稳了黄蜂的首发位置,这才两年,鲍勃巴斯只有老年痴呆了,才会选择交易他。”
“道格,我知道你想要最好的球员,但能不能现实一些,这不是休赛期。”
你要是休赛期,凭借布朗出色的表现,球队的竞争力,或许可以招募一些球星加盟。
但现在是交易,没有足够有分量的筹码,拿什么打动对方。
“那你来。”连提两人被否掉,里弗斯双手一摊,示意你来。
反正自己提要求了,你作为总经理,不是自诩眼光好嘛,那你把我想要的球员弄来。
要不然,回头战绩不好,你别把锅甩给我。
加布里埃尔听出里弗斯语气不对,连忙安慰道:“别急,等明天打完比赛,你回来了咱们再开会讨论。”
里弗斯这才作罢,起身离开。
送走里弗斯,加布里埃尔端起酒杯,转动椅子望向落地窗。
夜色撩人。
居高临下,也让人顿生豪情。
他猛地转过身,抓过键盘,想要拟一份宣传方案。
一时间思绪纷沓而来,可谓文思如泉涌。
他感觉差不多了。
东部第二,距离第一也就1个胜场,如今更是拥有了史上最年轻的50分先生。
所以,是时候喊出那句话了!
可真敲下第一句话之后,又猛地僵住。
感觉还是不能过于嘚瑟。
参考以往自己的经历,不说远的,就近的,去年招募来希尔和麦迪,也是野心勃勃,嚷嚷着要冲击总冠军。
然后呢
还是得谦逊一点儿,就像布朗那小子,赛前说的好好的,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比赛,我不在乎得分,只想让球队赢球。
结果呢,直接干了51分。
就得这样,嚷嚷着我们是东部鱼腩,目标只是季后赛。
结果您猜怎么着,一路杀进总决赛,愣是干碎了湖人的三连梦。
到那时候,想想媒体和其他球队的反应,恐怕能跌碎他们一地眼镜。
对,就该这样!
加布里埃尔果断的关掉电脑。
下班。
……
加布里埃尔不好意思,媒体可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第二天早上,唐森看到奥兰多哨兵报的报道,直呼一声好家伙。
标题是《史上最年轻50分先生,我们距离总冠军还有多远》
在奥兰多生活了这么多年,唐森要是没记错的话,好像也就是95年,哨兵报才认真的讨论过总冠军的事情。
那一年杀进了总决赛嘛。
结果被奥拉朱旺率领的火箭剃了个光头。
唐森还记得总决赛第四场结束之后,哨兵报的标题是《奥兰多别哭,明年再来过》。
结果呢,第二年就撞上了复出的乔丹,东决就被剃了个光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初代奥兰多双子星解散,魔术就像飓风过境的咸鱼,短暂的飞上高空,但最终还是要落回地面。
唐森端起咖啡,看起了报道正文。
上来先是一通夸。
直接把布朗拉过来和奥尼尔一起对比。
说新秀赛季的奥尼尔,远没有如今的布朗更具统治力。
这种春秋笔法,唐森直接略过。
其实后面的内容也差不多,一条条的开始分析。
说现在魔术是东部第二,距离第一的篮网也就1个胜场的差距。
而如今的战绩,就是放在狂野的西部,也是前四的水准。
因此得出结论,不要再说魔术是鱼腩了,我们这条咸鱼已经翻身啦。
还说奥兰多双核动力充沛。
看看得分榜吧。
麦迪第三,布朗第十。
全联盟29支球队,一个球队有两名球员进入得分榜前十的,只有魔术和湖人。
而湖人,那是卫冕冠军。
所以可以简单的认为,魔术已经和湖人是一个级别的球队。
甚至于还拎出了上一场魔术和湖人的比赛,说布朗和麦迪的双人组,在和ok组合的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
真到了总决赛上,未尝不能一战。
这种分析和吹捧,唐森自己都觉得没眼看。
要知道不久前,哨兵报还背刺布朗,说布朗撞上新秀墙了呢。
再去看其他报纸,也差不多,全是吹捧。
毕竟布朗实打实的拿到了51分,怎么夸都不为过。
但唐森还是想务实一些。
总冠军,能打到总决赛再说吧。
上午的时候,唐森收到了特德斯基的回信。
他研究了唐森提供的体验报告。
认为各项身体指标还好。
诸如尿素氮肌酐比值,这种能够体现蛋白质代谢水平的数据,还有生长激素等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
不过他也指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这个球员这么大的体重,骨密度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很直接的证明,尿羟脯氨酸指标过高。
同时他还认为,以姚明这个年龄,想要彻底改变骨密度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他提醒唐森,说如果唐森要接手训练这名球员,应该先设法提升骨密度,再进行肌肉围度和力量的训练。
他在邮件后面附了一篇论文。
就去年的,挺新的。
说研究发现,如果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使得骨密度达到该有的水准。
那么随着年龄增长,在20岁左右达到骨密度生长巅峰之后,再进行肌肉维度和力量的训练,会因为肌肉附着骨骼,对低密度的骨骼产生更大的应力。
这篇论文来自acs,也就是美国运动医学协会的内部期刊。
特德斯基好像就是资深会员。
之前唐森也尝试过申请来着,但没通过。
现在嘛,唐森已经不缺那张会员证了。
论文来自uc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完全没听过的一个教授,但uc的含金量十足,所以这篇论文的可信度尚可。
简单来说,就是姚明已经错过了提升骨密度,也就是小时候打基础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候进行肌肉训练,是会对身体骨骼有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姚明这样的大吨位内线球员,会增高下肢应力性骨折的风险。
所以在增加肌肉围度之前,应该先考虑提升骨密度。
20岁左右,是骨密度的巅峰,姚明21岁,勉强还能赶得上个尾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