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真君法旨(1/2)
太衍教。
尽管修行界都在流传诸位真君对域外叛军的征讨檄文,有不少修士响应它,其中不乏老一辈的三境修士,他们最知道在这样的战争之中能获得的好处。
可太衍教是真君传承,没有得到真君的确切指令前,包括依附太衍教的旁门都保持着安静,静静的等待着真君传下的旨意。
太衍群山一处隐秘于丛林的洞府里,李妙临的元神正试图冲破三境的屏障,进入到真正的四境。
妙晴道人盘腿坐于李妙临的身旁,为李妙临的元神引导内部的灵能运转,想让李妙临更快的冲破这层障碍。
对于外界的事务,作为太衍四境修士的妙晴道人,自然是无不知晓,她有一个预感,长清真君马上就会召见自己,并将这次围剿域外叛军的事情交给她,至少太衍教内部事务需要她来解决。
她内心深处有忐忑,也有期待,忐忑是因为她作为太衍教的老人,却在太衍教分裂的时候选择避世,借助元武真君的渠道去往域外,而今太衍教重立,域外动乱之际,她又舔着脸回到太衍教,多少有些让人看轻。
而她感觉现在这位长清真君是很注重师门传承的,更注重太衍教的师承,因为王平曾先后数次重修太衍教的师传谱。
这张传承有序的师传谱内并没有她妙晴道人的名字,因为她最开始的师承不过是一位不入流的太衍修士,后来是在妖族的战争中被推出来晋升第四境,也是她天赋异禀晋升成功,否则就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她的出身让她在太衍教内部一直不受重视,这也是太衍教分裂后她能第一时间切割的原因。
从妙晴道人的角度看,长清真君是最为正统的太衍教传承,往上追溯可以到惠山真君的亲传弟子玉宵道人,这样的人对待她不会太过看重。
可另一个视角看,长清真君对世人没有偏见,连妖族都承认这一点,最好的证明就是如今白水湖道场的白狐一族,还有千木观如今的掌教,听说快三十多岁才拜师学艺,竟然也能得到太衍真传。
这就是妙晴在期待的,她有自信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没有等待多久,当星神联盟的飞舟载着大量的修士前往外太空之际,太衍教上空传来一阵欢呼声。
妙晴第一时间就捕捉到这道气息,所有太衍修士,不,应该是这片星空所有修士,都知道这是长清真君身边的灵蛇,号‘灵元云潭大法尊者’!
“你的机会来了。”
入定中的李妙临睁开眼,他平放的左手不断在推演着什么。
妙晴道人同样在推演,但她更多只是做样子,以此来掩盖心中的思绪,看着打坐状态的李妙临,她此刻甚至有些庆幸对方的状态不完美。
“尊者降临,我此刻无法动弹,就劳道友你前去拜见。”李妙临主动说话,算是对妙晴这些年帮助他梳理元神气海的投桃报李。
妙晴闻言当即起身,并面带严肃的回复道:“确实应该拜见。”
她话音落地时,身上为方便修行的宽松道衣变成蓝色宽袖道袍,垂自腰间的长发也用一根玉簪盘在头顶,露出一张清秀白皙的脸来,只是她常年居于域外养成的一双充满英气的双眼,让她清秀的脸看起来有些违和。
“我先去看看。”
她招呼一声,便利用转移符箓离开。
李妙临内视着气海中那即将破障的元神,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涩,他望着掌心流转的木灵灵气,内心不由得感叹妙晴道人的好运道,心头涌起几分艳羡。
作为傀儡术一脉的正统传人,他本该是最适合战场的人,手中诡谲的控魂之术,无不是为战争而生的绝艺,若能置身烽火之中,他定能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攫取最大的利益。
可如今.
他感受着元神的状态不由摇头苦笑,这般状态莫说沙场,便是遇上最寻常的四境星神怕也难有胜算,想到此处时他元神气海的灵能竟然微微一滞,仿佛在嘲笑着他的窘境。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啊“
这声叹息在静室中久久回荡,随后他缓缓阖上双目,重新摆出打坐的姿势。
若是放在从前,以他的急躁性子,此刻定要绞尽脑汁往前线钻营,可自从亲眼见证众星神降临中州一幕,他忽然就明白了,在那等存在眼中自己不过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
他反倒觉得有几分庆幸,至少此刻的打坐入定,让他避开了那些足以碾碎他的风波,随后不久,他气海中的灵力渐渐平复,连带着那颗躁动多年的道心,也终于显出了几分难得的沉稳。
另一边…
妙晴道人离开闭关的洞府,第一时间就向雨莲迎上去。
可雨莲却一头扎进下方的河道里,教训河道里几条敢于直视她的年轻族人,随后再驾云来到归真大殿上空。
妙晴道人脚踩祥云上来见礼。
“小道见过灵元尊者!”
她竟依托祥云行了一个叩拜大礼,就像是附近其他低境界的太衍弟子一样卑微。
雨莲保持着十丈的身躯,一双巨大的金色竖瞳盯着妙晴道人打量,接着学着王平的语气说道:“修行注重的是修心,你《太衍符箓》修得扎实,可心境差一点,别怪我没说你,要是如此觐见真君,只怕你一点机会都没有。”
妙晴道人面色一滞,不知该如何回应。
雨莲又告戒道:“起来吧,如今太衍教人才凋敝,还需要你多多用功,记住,修行时多修心。”
“小道谨遵尊者告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