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478章 祭神州乐章之一《肃和》

第478章 祭神州乐章之一《肃和》(1/1)

目录

祭神州乐章之一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肃和

大矣坤仪,至哉神县。

包含日域,牢笼月竁。

露絜三清,风调六变。

皇只介祉,式歆恭荐。

首联:大矣坤仪,至哉神县

诗歌开篇,“大矣坤仪,至哉神县”宛如黄钟大吕,奏响了对大地的礼赞。“坤仪”以其独特的指代,将大地赋予了母亲般的伟大形象,它承载万物,孕育生命,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神县”则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表明这片土地如同神灵栖息之所,神圣而不可侵犯。诗人用这两句直抒胸臆,将对大地的敬畏与赞美之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为全诗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奠定了对大地尊崇的情感基调。

颔联:包含日域,牢笼月竁

颔联从空间维度,进一步拓展对大地的描绘。“包含日域”,在诗人笔下,大地广袤无垠,其胸怀之宽广,足以容纳太阳升起落下的整个区域,让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每一寸土地上。“牢笼月竁”,描绘出大地的雄浑气魄,它仿佛能将月亮所处的角落都纳入自己的怀抱,包容着月光的清辉。这两句诗运用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地的浩瀚与包容,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大地的伟大与神奇。

颈联:露絜三清,风调六变

颈联转向对自然现象的细腻刻画。“露絜三清”,清晨的露水纯净剔透,宛如从仙境而来,与道教所尊崇的“三清”境界相互呼应,暗示大地的纯净与神圣如同仙境一般,未受丝毫尘世污染。“风调六变”,风作为大自然的使者,其变化遵循着特定的规律,恰到好处地调节着自然的节奏。这一过程展现了大地对自然环境精妙的调控能力,宛如一位神奇的指挥家,让世间万物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生长。诗人通过对露水和风的描写,借自然现象抒发对大地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尾联:皇只介祉,式歆恭荐

尾联将视角拉回到祭祀场景,“皇只介祉”表明上天将福祉赐予大地,这福祉涵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诸多方面。“式歆恭荐”描绘人们怀着感恩与崇敬之情,以庄重的祭祀仪式,接受神灵的庇佑,并通过祭品表达对神灵深深的敬意。这两句诗不仅传达出对神灵庇佑的祈求,更饱含着对大地无私奉献的感恩,将全诗对大地、神灵的敬畏与感恩之情推向高潮。

总体赏析

这首诗围绕唐代祭祀大地的活动,全方位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庄重与严谨。在语言运用上,用词简洁却精准有力,如“大矣”“至哉”“包含”“牢笼”等词汇,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气势。在结构安排上,诗歌层次分明,从对大地的赞美,到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再到对祭祀场景的刻画,层层递进,逻辑严谨。

从情感表达来看,诗歌自始至终饱含着对大地的崇敬、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神灵庇佑的感恩,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意境雄浑壮阔,不仅体现了唐代文化中浓厚的宗教信仰和对自然的尊崇,更为后人研究唐代祭祀文化、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