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天庭打工三百年,又被返聘了 > 第196章 洛阳水席

第196章 洛阳水席(2/2)

目录

当最后一位嘉宾落座,记者们早已架好摄像机、调整好录音设备,长枪短炮般的镜头齐刷刷对准长廊。

老秦总抿了抿唇,宴席吃得多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被记者包围的情况下吃饭,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影响。

随着编钟奏响《霓裳羽衣》的清音,霁祥一袭浅色锦袍从屏风后缓步走来,无甚表情的脸上隐隐能看出几分闲适。

工作人员推着餐车将八道冷盘送上桌,青釉瓷盘错落摆放,煞是好看。

水晶皮冻透着山楂片的绯红,让人不禁想到四个字:琥珀镶玉。

洛阳捆蹄切片薄如宣纸,纹路间渗出颜色诱人的卤汁,凉拌荆芥散发着独特的辛香……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传说武则天当政时期,袁天罡夜观天象,认为将有帝星临凡,后来果然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

为了感谢上苍,也为了显示她的威严,武则天令皇家御厨烹制了一道“洛阳燕菜”,这道菜便是洛阳水席中首菜的雏形。

宾客们尚未动筷,霁祥已在开放式灶台前站定,双手交叠于袖,清晰地声音传遍整个会展:

“洛阳水席,始于盛唐,讲究‘水’字为先,每道菜皆有汤韵。”

这句话解释了洛阳水席最显着的特点——全席菜品皆带汤。

“水”字便由此而来。

无论是荤菜还是素菜,每道菜都有鲜美的汤汁相伴,或清汤,或浓汤。

霁祥今天站在这里现场做菜,并不全是为了表演展示的需要,而是归功于洛阳水席的第二个特征:热菜凉作,现吃现做。

宴中许多热菜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类似凉菜的处理方式。

比如提前将食材加工好,在食用前再进行加热和调味,以确保每一道菜上桌时都保持最佳状态。

洛阳水席一般有24道菜,包括8道冷盘、16道热菜,上菜顺序需要严格遵循传统规矩。

先上8道冷盘作为下酒菜,荤素搭配,凉热交错。

然后按照“前八品、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的顺序依次上热菜。

其中主菜牡丹燕菜象征着富贵吉祥,是整桌宴席的核心菜品。

话音刚落,霁祥抬手取下悬挂的薄刃断生,寒光闪过,案板上的白萝卜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化作千丝万缕,细如发丝却根根挺立。

“这第一道牡丹燕菜,原是女皇钦点的‘假燕窝’。”

水席中的首席菜品,相传武则天称帝时,洛阳东关有一商户,将萝卜切成细丝,配以山珍海味制成羹汤,进献给武则天。

女帝品尝后赞不绝口,认为此菜味道鲜美,可与燕窝媲美,遂赐名“假燕菜”。

后来,人们在制作此菜时加入了牡丹花,使其更加美观,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牡丹燕菜。

目录
返回顶部